這段宣誓文是用法文寫的,隻有如此簡單的幾行。
一位英國官吏拉著貞德的手,讓她在宣誓文上簽名。貞德拿起筆,以不會寫字為理由,在宣誓文上畫了一個圓圈。官吏似乎覺得這樣不夠,又拉起貞德的手再畫了一個十字架。
官吏把簽了字的宣誓文收走,貞德看著他的背影忽然笑了。
沒有人知道她的笑意味著什麼。是因為想到自己已下定決心殉教,現在卻免於一死才笑呢,還是笑自己的懦弱或是覺得教堂強迫自己改信宗教的做法可笑?
總而言之,貞德在宣誓文上簽了字。但事實上,這份宣誓文是有問題的,這根本不是官吏念給貞德聽的宣誓文,而是另外一份以法文寫成,內容長達50行的文件。
法國的博物館裏至今還保存著這份貞德簽字的宣誓文,它的內容和上麵的短文完全不同,裏麵寫著貞德冒瀆神和聖人,藐視神和聖經的教導,不遵守教會的規章。
除此之外,還寫著貞德違背自然的規則,任意穿著男人的服裝,冒瀆女性的聖潔,使人們在戰爭中流血。
貞德被騙了,宣誓文被掉包了!
當時,貞德被火刑的恐怖嚇壞了,精神恍惚。裁判官們趁著貞德恐懼得失去神誌時,設下可恥的陷阱。貞德並未弄清內容,就在被掉包的宣誓文上簽字,於是就掉入他們的圈套中了。
關於宣誓言文上說貞德任意穿著男裝,這也是一項陰謀。
貞德穿著男裝,本來是聖米迦勒的意思,也是神的命令。因為,她必須混在男人之中,解救奧爾良,讓查理王子登上正統的王位。因此,貞德穿男裝是順從神的命令的。
可是,在中世紀,女性穿男裝是最可恥、最淫猥的行為,會受到教會嚴厲的禁止。所以,貞德一被捉,教會就命令她不許繼續穿男裝。然而,他們卻沒有把貞德關在專囚女犯的牢中,而是把她關在了男人可以自由進出的普通監牢。這是教會的一個大陰謀。他們是在製造貞德被強暴的機會。
如果貞德被強暴,教會一定更有理由認為貞德是一個淫婦,而把她當做一個魔女處置。
貞德深深了解這一點,所以一直不肯換下男裝。這些,教會方麵當然也很清楚。他們在正式的宣誓文上列入一條“以後不再穿著男裝”,這分明是要置貞德於死地!
本來貞德已經悔過,又宣誓對教會忠誠,表示不再犯宣誓文上所列的罪過,照理說應該被無罪釋放才對。可是,由於勃艮第派害怕貞德再去指揮國王的軍隊,所以竟將她判成無期徒刑。
英國方麵對教會未將貞德處死的做法,感到非常憤怒。有幾個英國大主教的部下當場責罵柯遜是背叛者,也有人向他扔石頭,一位英國貴族甚至要殺了這位法國的聖職者。
教會為了安撫英國人,答應他們擁有再次裁判貞德的權力。於是,貞德又被關在牢裏了!她發覺有許多事情和裁判官在審問中所說的不一樣。
在修道院的墓地裏,裁判官們,尤其是羅伊塞勒,曾經說過,假如答應改信宗教,貞德就會被釋放。至少也會把她從監禁士兵用的牢裏移到教會監獄,監視的獄卒也會由婦女擔任,而且再也不會把她用鐵鏈鎖起來。
可是,宣誓改信宗教之後,貞德還是被關在以前的牢裏,仍然有看守的男人隨便出入。接著,她被命令恢複女裝。貞德順從了。因為,此時她已經疲憊不堪,體力衰竭,處在恍惚的狀態中。
貞德知道被騙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她穿的女裝,當然不像在洛西宮廷所穿的那麼華麗講究,而是女囚穿的那種肮髒破爛的衣服。同時,貞德的頭發都被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