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中山碼頭(2 / 2)

海子一聽有韓非兜底,便不再說什麼了,隻管服從命令就行,他回到自己的地方,挑選了二十多個水中高手,又帶上了七八個狙擊手,帶上各種家夥,趁著天還沒亮的當口,乘坐幾隻小船沿著長江岸邊朝挹江門而去。

真是老天爺幫忙,這時候江麵上發起來大霧,白茫茫的一片,幾乎看不清前麵幾米處的景物,好在那些水中高手熟悉水流,憑著長江中的水流流向,貼著岸邊朝挹江門這邊駛來,這樣的情況下,前進速度自然是很慢的,但海子不急,反正這種天氣鬼子轟炸機也來不了的,就慢慢的過去吧。

行駛了三個多鍾頭,前頭一隻船上的兄弟們報告說挹江門快到了,海子當即就緊張起來,急忙吩咐手下做好準備,但轉念一想,這又不是去摸鬼子的營地,用得著這麼緊張幹嘛?

出發前,韓非考慮到初來乍到,對這裏的情況不熟悉,當然也不認得路,就讓潘團長派出來了幾個熟悉地形的兄弟們帶路,這幾個兄弟們坐在前頭的那隻船上,負責帶路。

挹江門是一座在長江邊修建的緊靠碼頭的三孔城樓,幾年前國民政府在城牆上修建了塔樓,用作瞭望和軍事設施,淞滬戰役一開打,小鬼子的飛機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座城樓的,天天來炸,現在已經被炸得千瘡百孔,城牆上麵的那些建築幾乎全部被炸毀,已經失去了作為軍事防禦設施的功能,而隻有下麵的這座始建於明朝初期的城牆還在,任憑鬼子炸彈狂轟濫炸,魏然不動屹立在長江邊上。

在挹江門對過,就是南京城通往北部浦口的下關碼頭,其實挹江門這邊的碼頭很小,由於長江在經過這裏的時候分出來許多支流,挹江門又坐落在長江支流邊上,並不像下關碼頭一樣直接建在長江岸邊的,下關碼頭附近被稱之為南京的外灘,交通便利,周圍有發電廠和望海樓等建築,當年國父中山先生的靈柩就是從這裏上岸的,故而也稱之為“中山碼頭”。

剛才船隊路過下關碼頭的時候,海子就隱隱發現那邊的江岸邊就有被燒掉的船隻殘骸,一排排的堆在江邊,黑乎乎的一大片,看得海子心疼,心裏想著:這些船要是留著,得能救出多少南京城內的老百姓啊?上麵的那些家夥腦子裏想著的到底是什麼東西?竟然完全不顧南京城裏老百姓的死活,真不是東西!

海子他們的船隻進入支流,在這裏轉彎朝北而去,據向導介紹,前麵不遠處就到挹江門了,那邊有一個團的三十七師部隊駐防著,這個三十七師是中央軍嫡係,可不好惹,任誰都不買賬,雖然被鬼子飛機炸得沒脾氣,但對其他的****部隊還是有很大的脾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