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正忙著作畫。祝你晚安,請盡快把畫片寄到。
梵高又產生了新的想法,為了提高作畫技巧,他需要與別的藝術家談談自己的畫,從旁觀者的角度指出優缺點。這時,他想到了一個人,皮特森牧師。因為他曾經在皮特森牧師的工作室裏看到過畫得很不錯的油畫。
皮特森牧師給了梵高許多有用的建議。首先是學習繪畫的基本功。皮特森牧師以梵高所畫的一個礦工的妻子為例,他拿起一把尺,量量畫中人的頭和身體,然後動手重畫頭部,一邊畫一邊解釋。畫完後的女人不再僅僅是一個礦工的妻子,而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被勞累壓彎了腰的女人。
梵高回到德尼家,提奧寄來的《播種者》已經到了,同時附寄了幾張大尺寸的速寫紙,因而他興味十足地研究起米勒,幾天就臨摹了10頁,完成了第一卷。之後,他又寫信給海牙古皮爾畫行的經理借《木炭畫練習》。他從早到晚地臨摹這共有60幅畫的範本。一起寄來的巴格的《園林設計》也被梵高堅持不懈地臨摹下來了。
梵高到馬卡斯,作了一張礦工的大幅畫:男男女女沿著有荊棘籬笆的小路踏雪走向升降機口,天色將明,匆匆而過的人影依稀可辨。這張速寫完成後,他複製了一張,附在信內寄給提奧。梵高身上的錢用盡了,家裏沒有再寄來。他的體重減輕了許多,雙頰上又出現凹陷。他終於決定回到埃頓去。
梵高草草打點行裝,乘火車回到了故鄉埃頓。西奧多盧牧師見到衣衫襤褸、消瘦憔悴、狼狽不堪的兒子,並沒有說一句責難的話。家人盡量回避談及他窮困潦倒的境況,都努力使他在身體上和精神上得到恢複。
梵高告訴父親,他將努力成為偉大的畫家,這是他最後的選擇,再也不會改變主意了。
改進作畫的技巧
西奧多盧牧師為梵高的決心感到很寬慰。埃頓是個相對閉塞的小鎮,居民們對梵高整天拿著鉛筆和畫紙在曠野裏消磨時光感到不可思議。特別是他古怪的服裝、舉止、以往的經曆,在他們眼中簡直與瘋子沒有兩樣。
提奧給梵高寄來了紙、解剖圖片、畫筆、顏料和他盡力省下來的法郎,還專門寫信鼓勵梵高努力工作,不要做那種平庸的藝術家。梵高回信說:“隻要天氣不是太糟糕,我就每天到野外去。現在畫了不少野外的房子,還有對麵的牧場、水車、教堂院子的大樹、寬闊的地麵、匆忙工作的木工,此外也畫馬車、馬房和手推車等。……我還買了一本《水彩畫指引》,不停地加以研究,獲益不少。”提奧一直是梵高忠誠的支持者,一直到梵高去世,都是他在維持梵高的生活。
梵高懷著敬愛之心,給年近六旬的父親畫了一幅肖像,頭戴黑色帽子,沉靜的眼神,身穿白領黑袍的牧師服裝。
梵高覺得是時候該出去開眼界、長見識了。他寫信征求提奧的意見,提奧寄來了火車票和錢。梵高聯係上在海牙的親戚特斯提格和莫夫。赫爾曼·特斯提格先生是海牙美術學校的創始人,也是荷蘭最著名的畫商,現在擔任了古皮爾畫行的經理。
梵高把他的作品給特斯提格看,先是博裏納日那些下班歸來的衣衫襤褸的礦工、俯身在矸石堆上撿煤的礦工妻子,然後是布拉班特耕耘播種的勞動者的素描。他極想知道,自己的畫作達到了什麼樣的水平。特斯提格可怕的沉默無形中回答了他。
梵高決定去找他的表哥安東·莫夫。莫夫是海牙有名的大畫家,在海牙有一幢不錯的房子。莫夫在梵高的一再要求下勉強同意當他的老師。為了提高作畫技巧,梵高不分晝夜地練習。
梵高寫信給提奧說:“我深深覺得人物的畫法,對於畫風景的影響極大。縱使畫一棵柳樹,隻要設法賦予某種生命力,則能畫得栩栩如生。倘若不用畫人物的心情來畫樹木,畫出來的樹木將有如沒有骨骼的人物一樣。從今以後,我不再像以前那樣站在大自然麵前,茫然凝視了。起初,大自然總會分散藝術家的注意力,若想努力克服這一點,一定要朝著正確方向前進。大自然是很難捉摸的,然而,我非使勁兒捉住不可。現在,我已經逐漸進入狀態了。”隨後,他興高采烈地踏上歸途,返回埃頓。
梵高回到家中,見到了表姐凱·沃斯。失去丈夫的凱到姨媽家平複傷痛。梵高看向凱,她不再是當初明媚、溫柔的表姐,而是在失去深愛的丈夫的巨大悲痛下心碎的少婦。她的魅力、熱情和生氣全消失了,甚至她那溫暖的富有生氣的秀發也似乎失去了光澤。她的眼睛裝滿憂傷,但是沉重的痛苦又給她留下某種深度和特質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