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貝比·魯斯比完賽後,離開球場時總會被一大群小球迷包圍,要求為他們簽名。貝比·魯斯曾說過,在他的棒球生涯中,他與兒童們的接觸次數絕不亞於任何一位美國人。

因為這一類的事情,一些報紙與廣播批評貝比·魯斯別有用心,指責他訪問醫院、慰問生病的孩子完全是一種自我宣傳,是為了提高聲望,博取觀眾們的好感。貝比·魯斯對這些評論很無奈,也非常生氣,但是這樣的事情在今天看來也是無法避免的。

破滅的教練之夢

1929年對貝比·魯斯來說是多事的一年。他的妻子海倫在過完聖誕後的一次火災中喪生。這一年,貝比·魯斯與第二任妻子克萊爾結婚了。克萊爾是貝比·魯斯的球迷,因此兩人結識了。克萊爾是舞蹈演員,她長得漂亮並且教養好、學曆高。她的父親是大學的教授,但是她卻堅持選擇自己喜愛的舞台生活。

在貝比·魯斯舉行婚禮的第二天,因為有一場重要比賽,他無法和妻子一起共度新婚。他在那場比賽中,打出一支全壘打做為送給妻子的結婚禮物。克萊爾對貝比·魯斯而言既是妻子,也是朋友,還是麵臨重大事情時最好的參謀。在他退出球隊後躺在病榻的那些日子裏,克萊爾寸步不離地照顧他,兩人一起度過了將近一年的漫長住院生活。在貝比·魯斯一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日子裏,都是靠克萊爾的堅毅精神在鼓舞著他。

這一年,洋基隊的比賽並不盡如人意。在與運動家隊的比賽中,洋基隊的戰鬥力略顯薄弱,冠軍被運動家隊拿走了。貝比·魯斯由於腳部的毛病,隻出賽135場,打擊率是.345,全壘打46支,打點154。雖然表現得不是非常優秀,但是他仍沒有喪失水準,把正常的狀態發揮出來了。

洋基隊遭遇失敗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失去了一位了不起的教練米拉·哈金斯先生。

近年來,哈金斯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在這次正式比賽進行中,哈金斯的精神逐漸不支。他無法安穩地睡覺,因此眼眶深陷;本來他的食量就小,已經發展到沒有一點胃口,吃的東西和金絲雀一樣的少,他瘦小的軀體愈加瘦削。

球員們都勸他去看醫生,好好休養一陣子,可是他卻很不服氣地反駁說:“你們胡說些什麼?我在球場上被釘鞋踢到都毫不在乎,這點小病算什麼?我用不著去看醫生。”無論哈金斯多麼頑強,但是終究敵不過病魔,他終於支撐不下去了,被強行送入醫院。誰都沒有想到,這竟是他們與哈金斯的最後一麵,哈金斯入院的第五天便與世長辭了,年僅51歲。哈金斯去世的消息對球員們打擊很大,尤其是貝比·魯斯。

大多數的洋基隊球員都和哈金斯有過爭執。年輕的球員們往往因為過度旺盛的體力而到處玩樂,不知自製。每當這時,哈金斯總是扮演惹人討厭的角色,不厭其煩地提醒規勸他們。他明知道球員們聽不進那些說教式的長篇大論,還是忍不住要說,有時候過於生氣就幹脆破口大罵,因此,常和球員們發生爭執。但他確是基於一片愛護之心,球員們也了解這一點,所以絲毫不怨恨他,反而對他十分尊敬,為了他而認真地打球。

哈金斯的祭悼儀式是在曼哈頓區一個小教堂內舉行的,所有參加祭悼的球員都號啕大哭。當全體球員一起跪倒,凝聽牧師做最後祈禱時,貝比·魯斯已經痛哭得無法自製。儀式結束後,包括貝比·魯斯在內的幾位球員代表,以及與哈金斯較為親密的幾位體育記者一起把他送到辛辛那提去安葬。以後的每年,紐約的棒球記者團體都會派代表到他的墳上去獻花。

由於哈金斯是在正式比賽的中途去世的,所以餘下的比賽就由洋基隊的另一位教練弗萊吉兼任臨時教練統籌指揮。每個人都深信弗萊吉將正式被任命為教練,因為他對棒球很內行,而且懂得如何管理球員。

可是當球團要正式任命他為總教練時,他卻拒絕了。連魯伯特先生都感到非常意外,在魯伯特先生看來,拒絕擔任洋基隊的總教練簡直就像拒絕任美國總統一樣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