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陛下!”

“皇帝萬歲!”

送別聲斷斷續續地傳入拿破侖耳中,送別聲中夾雜著海浪聲,聽起來特別悲壯。

最後的孤島歲月

流淚的不隻是乘著小船追來的群眾,兩艘戰艦上的水兵也都知道拿破侖將被帶到英國,他們發狂似地大叫:“讓皇帝到美國去!”“這樣會被英國軍艦逮捕的!”

水兵們都是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和陸軍少年兵年紀相當,他們都下定決心隨時為拿破侖犧牲生命。

“這些少年水兵都願為我而死,我身邊到處是願為我犧牲生命的人。”拿破侖看著水兵流下熱淚。“我應該去英國,我不想再讓任何生命犧牲。英國是個紳士之國,難道會向我討血債嗎?”拿破侖這樣想著,改變了行船的方向,登上了英國貝勒羅芬號。他竟如此從容地前往敵國,讓英國政府大感驚訝。

“把他處死!”“他這是自己往死穴裏跳!”此時,英國上下都在議論紛紛,英國內閣最後判決拿破侖終身流放聖赫勒拿島。

聽到這個消息的拿破侖,默默無語,他本以為英國政府會容許他在偏僻的鄉下居住。“我不去聖赫勒拿島,否則我會血染貝勒羅芬號!”他非常憤怒,但他壓抑住了,把自己關在船艙內不再出來。

“我不是俘虜!我是自己決定來英國的,怎麼像對待俘虜一樣對待我,真是太不講理了!”船艙關閉後,拿破侖的憤怒無法發泄。幾天後,載著拿破侖的英國軍艦就駛向絕海孤島聖赫勒拿島。

聖赫勒拿島是個地獄般的孤島,島上有很多高高細細的橡膠樹、仙人掌及毒草,而且霧與雲如幻影般交錯地包圍著小島。

經過了70天的航程,在1815年10月16日,拿破侖抵達了此島。該島位於距離南非好望角大約2000公裏的大西洋上,拿破侖住的地方有英國衛兵日夜監視,當時的拿破侖46歲。

聖赫勒拿島成了世界的焦點。有的英國兵以為拿破侖還會逃出此島,重登皇位;也有的法國兵認真地計劃如何把拿破侖救出來。這使得島上主官哈德遜·洛戰戰兢兢。

“為了救拿破侖,法國兵已經從某某港出發了。”聽了這個消息,他更嚇得混身發抖。

小人物哈德遜·洛的任務是負責監視難纏的大人物拿破侖,哈德遜·洛和拿破侖經常發生衝突,後來拿破侖說:“我不願再見到那個像小蟲一樣的哈德遜·洛。”就這樣,他們一直僵持到拿破侖去世為止。

此時,約瑟芬已經去世,皇後瑪麗·路易絲回到了奧地利。傷心欲絕的拿破侖常想起他可愛的兒子羅馬王。奧地利挾持羅馬王當人質,“如果羅馬王還活著,應該有10歲了,不知道他怎麼樣了?”他坐在長椅上,一想就是好幾個小時,此外,他也在回想過去光榮的日子,這是他永遠無法忘卻的。

如今拿破侖的敵人是熱帶地區特有的、會把人烤焦的太陽,還有本身悶得發慌的無聊生活。這也是縮短他生命的原因。來到島上一年後,他便生病了,到第三年,他就臥病不起。

“啊!母親!”每當他病痛時,都會叫喊他的母親。

躺在病床上的拿破侖經常請一直跟從他的老兵念《漢尼拔傳》和《伊利亞特》等名作給他聽。但在他將要停止呼吸時,他腦海中卻充滿戰爭的幻想,他呢喃著:“斯答因格爾!得西!馬希納!勝敗已決定了,我們勝利了!”“法國……軍隊。”

島上生活進入第六年的時候,也就是1821年5月5日,這位落日般的英雄在這絕海的孤島上殞滅了,結束了他52年充滿波瀾的英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