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說到了東漢末期的有一位大神張角,這真是一位大神,太平道的神。張角有兩個兄弟張寶、張梁,他們哥三本來信奉道教後來受太平經影響發展出了自己的教義,自稱大良賢師發展信徒。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張角的太平道發展到中國的許多地方,教徒人數達到了幾十萬。而張角就以教主的身份來布道,據曆史記載,他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給人治病來擴大影響。張角還自稱"大賢良師",把自己看成大眾的先覺者。俗話說得好,屁股決定腦袋,隨著信徒隊伍的壯大他的野心也在慢慢地發芽。
十餘年間,太平道勢力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眾達數十萬人。主要是窮苦農民,也有城鎮手工業者,個別官吏、甚至宦官。張角將教徒劃分為三十六方(教區組織),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渠帥負責。再加上當時由於社會腐敗,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他感覺他的機會來了,王侯將相在向他招手。
他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約定甲子年也就是公元184年3月5日發動起義。也許蒼天還沒死幹淨,意外出現了起義的前十天他的一個信徒由於心理壓力過大承受不住告發了起義之事。他隻能倉促間提前起事,可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自稱地公將軍,其弟張梁自稱“人公將軍”。起義開始後,群眾紛紛響應,或入伍為信徒,或送糧送衣,義軍發展很快。義軍攻克城鎮後,往往燒毀官府,殺貪贓官吏,將其財產分給百姓。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到了這個時候漢靈帝從天下太平的夢中醒了過來,以何進為大將軍整軍備戰,並下詔令各地備戰,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雋各領一軍,控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穎川一帶的黃巾軍,朱雋又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同鄉裏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發與朱雋軍連軍。
可以說黃巾起義是一個舞台,一個梟雄現世豪傑並起的舞台,袁紹、孫權、曹操、董卓等等但其中有一個人不得不重點提一下,一個善於識人,善於拉攏人心,有城府,有抱負的有誌青年—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