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上清(2 / 2)

在清虛道宗大部分內容都是用桐木書本記載,隻有一些無法用書本記載的內容才會用到玉簡。

在藏經閣剛進大門的左邊有一個案桌,案桌後邊坐著一長相斯文雅氣的青年道人。

清柳與那道人互相點了點頭,而後清柳便徑直走向了最右邊的的書架。熟練的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認真的讀了起來。

直到金烏西沉之時,清柳才從藏金閣中出來。

清柳修為已是練氣三層,隻需要吃一頓飯,便能夠保持幾天不餓。故而清柳回到前山,徑直走向了竹林小院。

清柳穿過稀疏的竹林,回到竹林小院的時候,天色已經稍顯昏暗。

清柳回到屋裏打水洗漱了一下,而後點著燈,拿起桌子上的一本青色書冊,翻讀起來。這青色書冊封麵上寫著《上清經》三字。

每當有新弟子入門,宗門便會每人發一本《上清經》。既能讓新入門弟子理解清虛道宗的教義,又能讓新入門弟子時常揣摩大能對大道的理解。

雖然新入門弟子境界低無法理解其中含義,但時常揣摩,對於心境的提升和大道的認知具有很大的益處。進而增益神識。

至於《上清經》會不會流傳出去,卻是宗門自有考慮。

清虛道宗乃是天荒大陸的頂尖宗門,宗門內有元神大能,一般沒人打《上清經》的主意。

勢力小的不敢招惹清虛道宗,勢力大的自家就有不下於《上清經》的經書,又何必冒著風險去覬覦《上清經》。

即便《上清經》有所遺失,上報宗門。宗門前輩掐指一算,便可知前因後果。

若有修為高深,能瞞過清虛道宗的卜算之術的大能之輩,未必會在意一本《上清經》。

這《上清經》清柳昨天才剛剛又讀完一遍,但每讀完一遍,清柳便感覺自己又有新的領悟,自身的心境亦有些許的增長。

“盛哉日乎,炳明離章,五色淳光。夜則測陰,晝則測陽。晝夜之測,或否或臧。”

“陽推五福以類升,陰幽六極以類降。升降相關,大貞乃通。”

“經則有南有北,緯則有西有東。”

“巡乘六甲,輿鬥相逢。曆以記歲,而百穀時雍。”

“……”

天色徹底轉黑,小院內清柳和封晨的屋子透出些許亮光,張詠和劉鵬屋子卻是一片漆黑,顯然還沒有回來。

透過屋子的窗戶可以看到清柳正在燈光下翻看著上清經。清柳的影子在屋子中拉的好長好長。

清風襲來,勾動了燈火,影子亦跟隨著左右搖擺。那清秀的臉龐在燈光下顯得那樣的專注。

當銀白色的月盤從東方緩緩升起的時候,從院子外隱隱約約傳來些聲響。

清柳抬頭看了看窗外,隻見張詠和劉鵬進了小院,隨後相互打了個招呼,回到各自的屋子。

而後從兩人的屋子裏傳來一陣陣洗漱的響動聲,片刻之後整個院子便安靜了下來。

清柳放下手中的上清經,開始晚課。盤膝打坐,吞吐天地精華之氣。

第二天清早,天還黑乎乎的,清柳便起了床,推開屋門,天邊月亮還未曾隱去。

秋風颯颯,以一種傲立的姿勢來到,拂過臉頰,還是有些冷意。

清柳緊了緊身上的袍子,下了台階。

昨日水缸便已露出缸底,清柳拿起水缸旁邊的木桶。出了院外,沿著竹林小道,一路向西走出竹林,沿著後山行去。

過了大約一刻鍾,來到了一個山澗,山澗之中有涓涓細流。

小溪從兩山之間的小穀之中流出來,落在一塊天然岩石的峭壁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當它濺落在石塊上的時候,遠遠望去,仿佛是一大灘水銀,受了一種奇妙的壓力,變成細細的水花。溪流蜿蜒,青溪映月。

夜闌人靜,月灑清輝,清晰的流水聲使周圍顯得更加幽靜。如盤的月影靜靜地躺在溪底,潔白如玉,晶瑩如鏡,周圍的雲彩似乎放射著銀色的光芒。

這時整條小溪顯得靜謐,神秘。

清柳挽了挽袖口,提著木桶放入小溪中,滿滿的打了兩桶水,往回走。

“張師兄,早啊”,清柳回到小院,看到張詠剛從屋子裏出來。

“慚愧,昨晚看到缸內的水不多了,本想今日早早的去打水,沒想到卻是落在了師弟後邊。”張詠看到清柳提著兩桶水,羞赧的笑了笑。

“那師兄待會可得多打點水了。”清柳一邊將水倒入缸內,一邊開著玩笑。

“那沒問題!”張詠臉上帶著爽朗的笑容。

張詠邊說邊提了兩隻木桶和清柳一道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