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女才是“安”

策劃

作者:本刊編輯部

| 策劃人小語 |

如今社會上,女漢子和軟妹紙滿天飛。女漢子是高冷酷炫狂霸拽,爭強好勝加班機,不管孩子不管家;軟妹紙是溫柔順從天然呆,家務孩子一把罩,委屈哀怨牢騷多。女漢子是人和心都不在家,軟妹紙是人在家心不在。女人不在家,家不穩當心不安,男人痛苦、孩子受罪、老人擔憂,社會也會變得充滿戾氣。

呼喚女人在家,不是把女人禁錮在家裏,而是希望女人在實現自我的同時,重拾家庭美德;呼喚女人在家,不是單方麵譴責苛求女人,而是希望男人也能立起來,與女人一起撐起這片藍天。家中有女,才幸福安穩,家才像一個真正的家。

當女人不在家時,這個家會發生什麼變化呢?那些看不見的危害和痛苦,你知道嗎?

當女人不在家

講述|張麗 文|蘇錦瑟

張麗 北京聞心齋心理谘詢中心資深心理谘詢師,企業EAP谘詢師,曾為清華、北大自主招生麵試做心理培訓,擅長婚戀、親子、職業規劃谘詢。

身為心理谘詢師,越來越多的丈夫向我抱怨他們的妻子不賢惠、不女人、不顧家……

李旦的妻子吳鳳性格獨立,不化妝,不穿裙子。33歲的她是一位企業高管,年薪50萬元。不服輸的她,在工作上總要求盡善盡美。因為經常加班、應酬、出差、培訓,根本沒精力做家務、管孩子,也沒時間關心丈夫。她把職場的女漢子作風帶回家裏,對丈夫和公婆疾言厲色。李旦說:“她對這個家的貢獻就是生孩子!”“我媽想看看孫子,都得看她的臉色,小心伺候著!”他們的兒子現在5歲,一直是吳鳳的父母幫忙帶,吳鳳從來沒喂過奶,也很少陪他。有一次,孩子懇求吳鳳說:“媽媽,你陪陪我唄!等我長大了,給你賺好多好多錢,給你買個大房子!”李旦聽了這話很心酸,吳鳳當時也很受觸動。但是第二天,她又出差去了。吳鳳出差回來後,李旦堅決要求離婚,並且搬出了這個沒有女人的家。還有些女漢子不僅自己要強,還施加壓力要丈夫做更強的“男漢子”,在必須比妻子更成功的壓力下,丈夫疲於奔命,怨氣衝天。

女漢子們表麵看起來很要強,其實內心脆弱。她們往往是在父母,尤其是父親的否定、批判甚至是侮辱中長大的,因此缺少自信,自我價值感低。所以,她們爭強好勝,用事業的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比男人更強。由於不自信,事業再成功也無法填補內心的黑洞,所以這種“證明”是永無止境的。在這種焦灼的自我掙紮中,她們不認同自己的女性角色和家庭角色,拋棄了女性最美好的品質,比如溫柔、體貼、細膩、通情達理等等,於是丟掉了一個美麗而柔軟的女性世界。女漢子們不僅要改變自我的認知,如果有女兒,也要讓女兒在一個充滿愛、自由和自尊的環境中長大,別再製造女漢子。

爭強好勝的女漢子不顧家,那麼溫柔順從的軟妹紙肯定顧家吧?其實不見得。如果心不在家裏,那麼即使人天天在家待著,也不會讓這個家彌漫女主人所營造的獨特溫馨美好氣息。

王兵覺得妻子郭雲做了全職太太之後,越來越敏感,非常情緒化。郭雲本來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帶孩子,郭雲聽丈夫的話,做了全職太太。有一次,郭雲的健身卡到期,王兵對她說:“你別辦卡了,用我的附屬卡吧!”其實王兵沒有別的意思,但郭雲卻覺得自己變成了二等公民,因為不賺錢,連張健身卡都不能辦。“不賺錢,幹再多的活有什麼用呢?誰看得起你!”郭雲的心情越來越差,做家務活不用心,帶孩子也沒耐心,講一會兒故事就睡著。王兵每天回家都看到妻子陰著一張臉,無精打采的樣子。

軟妹紙的問題是,她們人在家,但是心不甘情不願。首先,她們自己不認同自己的家庭角色和勞動價值;其次,社會和家人也沒有尊重她們的付出。所以她們的心理能量很低,自己不開心,更不能把好心情傳遞給每一個家人。

事實上,全職太太一樣創造價值。如果女人不在家,請小時工做家務要付多少錢?請保姆看孩子要付多少錢?這些勞動都是有價值的。在歐美和日韓,全職太太被看作是一種職業來尊重,受到社會和家人的肯定,因此,全職太太自己也很“敬業”。所以,如果決定做全職太太,女人必須首先自信,肯定自己的價值,接納自己的“工作”,用心對待;如果實在接納不了也別勉強,條條大路通羅馬,工作和家庭是可以平衡的。關鍵是,我們要享受每一個過程,讓自己充滿正能量。

總而言之,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追求幸福;我們回歸家庭,也是為了追求幸福。當我們越走越遠時,別忘了當初自己為什麼而出發,別把心帶離這個家。

當女人人和心都在家,家庭幸福指數就會爆棚哦!不信,看看這位全職太太的幸福宣言……

全職太太一樣可以

高端大氣上檔次

講述|王淑英 文|張慧娟

王淑英 美國中央密蘇裏州立大學大眾傳播學係碩士,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係臨床心理學博士研究生,上海關懷心理谘詢有限公司心理谘詢師,“親密之旅”課程培訓師。

結婚後,我做了10多年的全職太太。我和先生很早就達成共識:孩子在幼小階段,需要媽媽的全身心陪伴。為了迎接孩子的到來,婚後我做起了全職主婦。1996年,兒子出生;1年5個月後,女兒出生。當時,我並沒有計劃要做多久的全職太太,但是一直牢記先生對我說的一句話:“希望你的腦袋別生鏽,努力保持新知。”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需要與孩子同步成長。我讀了不少育兒和婚姻家庭方麵的書籍,並經常去聽講座和接受培訓。孩子們12歲之前,我分別在台灣和上海與許多國內外家庭組成在家教育共學小組,不僅落實生活就是教育,留給孩子們一個精彩快樂的童年,更緊密地鞏固了親子關係。

我覺得,全職太太不僅要人在家,心思更要享受在家。家事的繁瑣讓全職太太容易對丈夫滿腹怨氣、對孩子怒中管教,導致全職太太對生活沒有熱情,自我價值感低落,不但沒有為家庭帶來祝福,反而增加更多的衝突。我發現,當我的心真正安定在家,我就能為自己找到許多生活的樂趣。照顧兩個小孩的任務很繁重,但即使這樣,我每天仍會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喜歡為家裏增添一些情趣。例如將先生在我生日和情人節送我的花,在凋謝之前把它們做成幹花裝飾房間。我每天還會精心地打理自己,讓自己即使不外出,看起來也幹淨整潔、精神抖擻。每天先生上班或回家,我們都在彼此的祝福中送別,在歡喜中相聚。“擁抱”是我們家熱愛的共同語言。

我還組織了一個讀書會,讓全職太太們在一起讀書、分享。這個讀書會已曆時8年,取名為“智慧婦人讀書會”。每個媽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學習,還會涉及實踐。實踐和理論是有差距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支持性的團體來探討。無數的全職太太在這個團體中被造就,家庭關係被修複。我在這個社交圈子裏,思想從不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