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有關徐達的民間傳說(2)(2 / 2)

(六)徐達的情感生活

元至正二十二年,徐達拜見朱元璋,在吳國公朱元璋應天府的後花園中,偶遇一個天姿國色、莊重矜持,頗有大家風範的妙齡女子。她是朱元璋麾下的樞密院判官、掌管軍事事務的官員謝再興的小女謝聞鶯。兩人四目相對,心靈感覺到強烈的震撼,不覺彼此相互多看了幾眼。那天,正下著毛毛細雨,姑娘的雲鬢都被雨水打濕了。徐達充滿柔情地掏出自己的絲帕,輕輕地為姑娘擦去發髻的雨滴。姑娘接過絲帕,深情地、含羞地望了徐達一眼,轉身離去了。徐達愣在那裏,心中明白:這就是自己尋覓已久的可以相伴終生的妻子。

原來謝聞鶯是來探視自己兒時的夥伴,郭子興的小女兒寅妹(即後來的郭寧妃)的。多情的姑娘被徐達的英姿和溫柔的情愫深深打動,在那方絲帕上,含情地繡上了一樹春柳,枝頭上一對黃鶯交頸相向啼鳴。聞鶯將心事吐露給寅妹。沒想到,寅妹在枕邊將這段風流韻事當新鮮事告知了朱元璋。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雄才大略的朱元璋畢竟是將要成就大業的雄主,很懂得馭人之術、懷柔之策。他要用一段自己主持的姻緣籠絡徐達,現在有機會了。半年後,朱元璋不聽劉伯溫勸阻,派徐達、常遇春率大軍強攻東吳王張士誠以重兵把守的堅城合肥,城內守軍負隅頑抗,此城久攻不克。朱元璋進退兩難,為安撫前線將帥,特召徐達回應天府述職,以劉伯溫為媒,不待謝再興從鎮守的諸全、浙江紹興一帶趕回,就將謝聞鶯嫁給徐達,看似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因為新娘來紅,新婚之夜,一對戀人相擁而坐,直至天明,君命難違的徐達,隻能丟下新婚的妻子,趕赴合肥前線。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因為劉伯溫做媒,成就徐達姻緣。位居朱元璋麾下文臣之首的李善長,自感在和劉伯溫爭寵的過程中才華學識就處於下風,如今,徐劉交好將會嚴重威脅自己的地位。於是,在暫時無法算計劉伯溫和徐達的情況下,把矛頭指向了謝再興。以私買軍需物資皮革到敵占區的罪名,逮捕了為謝再興理財的左總管、糜萬戶。並誘使朱元璋處死二人,派使臣將兩人首級送往諸全,在謝再興辦公大廳懸掛十日,以儆示謝等。不經自己知曉,心腹就被殺害本就使謝再興惱火萬丈,現在兩個腐臭的頭顱懸在自己麵前一再侮辱自己,剛直勇猛的驍將忍無可忍,便殺了知府,舉兵造反,投往張士誠。

聞變後,謝聞鶯退歸謝宅,日夜以淚洗麵。徐達班師歸來,一連三日,三扣其門而不得見。不得已求助於劉伯溫,以“婚姻,百年大計,娶聞鶯不會輕易心變”為由,得見聞鶯。不想徐達攜聞鶯回家後,仍不被接納,被迫於繡戶門外守候一夜,自明心誌,才終於感動了謝聞鶯。

此後的二十四年,他們的婚姻時時經受著考驗。當年,謝再興率師來犯東陽,朱元璋從李善長計,為考驗徐達,命其率軍往援,與嶽父對陣,以生死相搏。幸好謀臣朱升以善言勸喻朱元璋,改為率軍援救被陳友諒大軍圍攻兩月的洪都才免了一劫。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登基為大明皇帝,建元洪武,為控製將兵在外的大將,召徐達進宮宴飲,將其灌醉,以宮中負有特殊使命的女侍侍寢,待生米做成熟飯,逼迫徐達就範。從此在徐達身邊安放了一個自己的耳目。

芒刺在背,日月不寧。為謝氏身心健康和安寧,也為讓皇帝放心,徐達不得已在第二年,被免除右相國之職,專授征虜大將軍,住鎮北平時,帶皇帝密探赴任。此後十七年,徐達巡視長城九邊,築山海關城,屯田戍邊,移山東、山西兵民往戍長城九邊並屯墾,直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徐達的愛情是淒豔而悲涼的。他用自己的謙恭、忠誠、勤勉、忍讓,以自己的功名富貴為代價,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這份愛情。但後半生,也始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心中煎熬,芒刺在背。沉重的精神壓力、妻子的病痛和久征沙場的勞頓,過早地奪去了他年僅五十四歲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