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秦相公的應對(1 / 1)

第五章秦相公的應對

話說兩位大少處理完這事,可沒想過引起的後果,哪怕知道了可能更多的是不在乎。倆人一路疾馳,風餐露宿的。倒是低調了很多

再說咱的陳大人書信,八百裏加急送到了秦大人的手中。秦大人也知道自己這位門下什麼人,就撿著有用的信息看。秦相公看不是陳大人這樣的區區七品知縣,對於這兩個江湖勢力不了解。秦大人作為當朝宰輔,對這兩個江湖中的無冕之王可是了解夠深的。因此,接到信後,一看東窗計發,嚇得心中膽顫。通天閣這手伸的也太長了。堂堂當朝一品宰輔家中盡然藏有江湖細作。

原來,所謂的東窗密計,是秦檜夫婦倆看到嶽飛元帥功勞越來越多,皇上越來越倚重,卻越來越忌憚。大有完成誌向,直搗黃龍,迎回二聖之勢。話說金人南下,俘虜徽欽二宗之後,朝廷,百姓都引以為恥,所謂主辱臣死,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武將更是特別支持嶽飛,想迎回二聖。

秦檜看到這些,一方麵擔心武將地位因此提升太多,壓製住了文臣,宋朝的武將地位是特別低下的。一方麵,金人可是他暗地的主子。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不符合他自己,金人,和當朝皇上的內心糾結的要求。

皇上雖然很想直搗黃龍,消滅金人,可是,他的宗旨可不是迎回二聖,雖然徽欽二聖是他的父兄,人倫來說,必須得想方設法的救回來;朝廷來說,二聖被俘,那是朝廷的臉麵,說明朝廷無能才致使二聖被俘,所以朝臣要求也是必須盡快救回來;但是對於一己私利來說,迎回二聖,那麼三皇爭權必將出現。而且嶽飛已經是功高蓋主了。作為當權者的高宗是不願意的,而且被俘的是父兄,是前倆位天子,自己哪方麵都不能穩坐大寶。所以皇上內心是糾結掙紮的。

秦檜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利用了高宗趙構的這一點,所以每每向高宗說嶽飛的壞話,皇上知道很多是不符實的卻也不降罪秦檜。這次東窗密計就是秦檜和夫人商量的結果,其實也和高宗達成了默契,等嶽飛回來述職後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嶽飛的兵權給解除了(當然,這是高宗的想法,秦檜的想法就不清楚了)

而李劍的細作剛好在外麵聽到了這個計劃,所以秦檜怕,怕到時候被揭穿身敗名裂,畢竟都是自己在操作,而皇上什麼都沒說。也怕嶽飛到時殺不了,打蛇不死的故事,秦相公可是很熟的。更怕到時候被這些熱血的江湖人給殺了,這些人可是不在乎你是宰輔還是乞丐,而且武功又高,防不勝防的。

秦檜想了幾條應對措施都不完善,想了想,這件事最主要的還是得看皇上。因此換了朝服,趕往皇宮。皇上在禦書房接見了他,秦檜一路上都在推敲,怎麼和皇上說才能把嶽飛給打的死死,不能翻身。還真的想到了一些。

曆朝曆代的皇族最怕的就是武將擁兵自重,且與江湖草寇勾結,最容易引發皇上的忌諱,特別是經曆了高祖的黃袍加身之後的宋朝。而陳大人的這封信就是最好的理由,秦相公開始慶幸陳大人把事情的起因說上,還做了修飾。這就是最好的證據。無視法紀的江湖草寇,搶劫百姓,以武犯禁,欺壓朝廷命官,還揚言為了嶽飛要收拾當朝宰輔,這下基本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高宗一看這封信及其震怒,雖然他知道,這裏肯定有出入,但是他明白,這是把嶽飛兵權解除的最好機會。心中暗暗計較。同時,這位皇帝也開始暗暗做了準備。

秦檜一看,目的達到了。就告退回家,同時開始四處派人請了一些江湖人士到家中,為自己的生命著想了。這下以為自己高枕無憂了。但是有沒有用就不知道了。

兩位大少爺不知道自己的幾句話引起了這麼多的後續變化,一路策馬揚鞭,眼看著就要到京都臨安府。。。

故事的第一個高潮就要來臨了,第一次寫小說,還是傳統武俠類的,壓力山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