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疊起的桂北山區有著許多小山村,王家村便是其中之一。
王家村全村隻有三十幾戶,人口百十來人。
村子周圍被險山圍困,地勢險峻,環境惡劣。耕田稀少,山地眾多,主要以種植玉米為主。
七月的尾聲,桂北山區到了玉米開始收獲的季節。
王家村的大片山地被火辣辣的太陽烘烤著,熱氣不斷的從黃竭色莊稼地裏慢慢升騰,溫度越來越高。
此時正值中午,空氣變得越發沉悶。這樣的天氣,這樣的時候,人在外麵極易中署。
王家村大多數人,此時,早已回家。
可是,有人,卻仍然還在莊稼地裏辛苦忙碌著。
隻見,在靠近王家村盤山公路的一大片玉米地裏,一個年輕男子的身影不斷閃動著。
隻見他在地裏快速的掰著玉米,他一手扶著王米杆,一手抓著王米,爾後熟練著剝開玉米葉,輕輕一擰,金黃色的玉米棒便從桔梗上弄了下來,他再拋到旁邊的竹筐裏,不一會兒,兩個大竹筐己經裝的滿滿的了。
此時,年輕男子才緩緩鬆了口氣,喃喃地說道,終於弄完了。
原來這個年輕男子就是王家村的王二狗,王二狗高中畢業後即沒有選擇上大學,也沒有選擇外出打工,而是選擇留在村中。
其實,王二狗不是不想上大學,也不是不想外出打工,無奈,高考前夕,父親幫人砌牆時從高架上摔了下來,住院和手術發光了家中所有積蓄,父親也因此腿腳不便,再也幹不了重活。
而母親更是是長年病痛,有著嚴重的貧血,曬不了大太陽,否則立馬昏倒,過去也不知道在地裏昏過多少次。
所以很少外出,一直待在家裏,養豬洗衣,翻曬穀物。因此,家中的重活主要靠王二狗一個人。
時間如流水,一晃三年過去了,而王二狗已是雙二年華了,眼看村中同齡人一個個成家立業,小孩都可以打醬油了,有些比他小的人都已經把女朋友帶回家了。
可反觀王二狗,卻還是光棍一條,不知戀愛為何物,更別提女朋友了。王父王母,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中。
為此,幫王二狗相了多次親,可是,都是以失敗告終。如今的女子,那會看上一個務農之人呢。
王父王母,也是越發的心灰意冷,轉而四處聯係在外麵的熟人,隻希望今年兒子能夠早些出去,早些帶個媳婦回來。
王二狗回家的公路有一段持續的上坡路段,這一段路程不僅坡度非常大,且路段十分難走。一些路段要麼被雨水衝刷的溝壑叢生,要麼被滑坡滾下的山石擋在路間,總之,公路變得十分狹窄,勉強隻夠一輛車通行。王家村,地處偏僻,往來車輛稀少,偶爾會有幾輛農車彼此經過,聽見喇叭聲都會遠遠讓過,很少會發生車輛堵在中間。
王二狗停下腳步,仔細的張耳聽了聽,見沒有車輛的動靜,才放心拉著板車通過,眼看還有幾十步就要通過了。
突然,一輛黑色的小轎車踏然而至,擋在了王二狗的前麵。王二狗感到十分驚訝,一般的車,在幾裏外都可以聽到,可是這輛車卻是無聲無息,像是從天而降。
更讓他詫異的是,怎麼會有一輛小轎車出現在這裏呢?要知道這樣的路段,隻適合農用車勉強通行,轎車這樣底盤矮的車最容易卡在兩側高低懸殊的路麵上。
王二狗好不容易把裝滿王米的板車拉上來,自然不肯往後退。
況且,隻要黑色小轎車往後退十幾步,兩車就可以順利通過了。
於是,王二狗無奈的趕緊抬起右手,做出讓黑色轎車往後退的手勢。
可是,對方卻並不理采,喇叭聲反而打的越發響亮。
王二狗拉著重物停在坡度很大的上坡路段,為了不讓板車往後退,極力用暗力維持著板車的不動,就這樣兩車一動不動,僵持在那裏。
大約過了三分鍾,才從車裏下來一個人,王二狗看見下來的人,感覺有些眼熟,卻又不敢肯定。
直到,下來的那個人叫了聲他的名字,他才敢肯定。
原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王二狗的親二叔王得利。
王得利年輕的時候,一直遊手好閑,喜歡偷偷摸摸,直到十多年前入贄到鄰鎮,這種行為才有所收斂。
最近這幾年,不知怎麼的,在外混的風生水起,去年家中還蓋了兩層樓房。
隻見王得利走到近處,才對著其耳邊小聲說道“二狗呀,這可是我老板,我們有要事還要急著趕路,給二叔個麵子,快點把你的板車給挪開。”
王二狗見隻差十幾步遠就可以上完這個坡,不得不硬著頭皮對王得利說道:“叔,不是我不讓,你看這路就這麼窄,我想讓也讓不了呀。我的親叔,你心心好,就讓你老板,往後退一點,不會耽誤太長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