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母親想從銅錢的字上下手,看看這些銅錢是什麼朝代的。可是那時候的窮人大多沒有接受過教育,不識字啊!以至於當時寫信需要找人代寫,收到信件後也要找人念。回信的時候也一樣。自然的,一些夫妻和情侶之間的悄悄話就不方便寫在信裏了。
少女的母親在打發自己的女兒又給兒子送飯去以後,就拿著這一大把銅錢出了門。
在繞過一道街之後,少女的母親來到了一座私塾的門前。私塾裏的教書先生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夫子,平素裏街坊四鄰的有個需要識文斷字的事情,就都找這位老夫子。這位老夫子主要是靠學費謀生,名聲又好,學生多的很。也不缺這點小錢,所以都是免費給街坊四鄰們幫忙。
當這位少女的母親拿著這一把銅錢放在桌子上以後,這位教書的老夫子仔細的看了起來。良久之後,這位老夫子抬頭對這位少女的母親問起了銅錢的來曆。少女的母親出於謹慎,沒有敢把銅錢的真正來曆告訴這位老夫子,隻是推說是從自家地裏刨出來的一個罐子裏找出來的。
老夫子聽少女的母親這麼一說,就笑著說道:“這一把銅錢,你要是出去花,可能會花不出去。”
少女的母親緊張的問道:“難道這銅錢是假的不成?”
老夫子笑著搖搖頭說:“這銅錢都是真的,隻是各朝各代的都有,老百姓不認識的就不想要。不過,若是賣給那些收藏古玩的,或者道士們倒也可以賣個好價錢,很多古銅錢比現在的銀元還要值錢呢!我倒是好奇這個罐子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埋下去的,怎麼連現在的銅錢也有啊?”
少女的母親聽到這裏,就覺得自己的女兒遇到的這個年輕人有問題。於是就趕緊把這銅錢的來曆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老夫子。並且猜測那個年輕人是不是水鬼啊?老夫子淡淡的一笑,勸那位母親道:“你也別太擔心,咱們這裏並非是戰亂和人跡罕至,不會有什麼妖魔鬼怪,而且對方隻求一餐,也並無惡意。放心好了。”
聽老夫子這麼一說,這位母親的心才放下來。後來回家之後,想想也覺得自己多心,也就沒有和自己的女兒說這件事。
這件事情過去後沒有多久,有一次少女去河邊找哥哥的時候,看到前方圍了一大圈的人。少女好奇的一問路人,才知道是有人落水了。少女的父親就是溺水而亡的,少女的心莫名的就緊張起來!她生怕這個可憐的溺水者就是自己的哥哥!
少女不由分說的分開了眾人,她必須看看這個溺水者是什麼人。結果,溺水的是一個半大的孩子。而這個孩子的旁邊正蹲著一個年輕人。他把這個溺水的孩子架在自己的膝蓋上,讓孩子的頭部放低,來把孩子灌進肚子裏的河水給控出來。
少女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她不由得對這個救治孩子的年輕人產生了好感。當這個年輕人把孩子救醒之後。一抬頭,正好看到了少女。就對著少女展顏一笑。
少女一看,這個救人者正是那天和自己買飯的年輕人!
這次的偶遇,可以說是拉進了兩人的關係。少女主動的對這個年輕人微笑,算是打了個招呼。
年輕人見那個孩子醒轉過來了,應該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了,就把孩子托付給認識孩子的路人,讓他們把孩子帶回家去。
等把孩子的事情處理完之後,這個年輕人就起身和少女攀談了起來。
少女本身就對這個年輕人有好感,自然就告訴了這個年輕人,自己叫做張青枝,小名喚作青兒。而年輕人則自我介紹叫做石寶生。聲稱自己上次來這裏遊玩之後,感覺這裏景色和民風都很好,就決定在這裏定居。是新搬過來這裏居住的,以後希望能和青兒交個朋友。
青兒自然不反對。自此之後,倆人就常在河邊相遇,並且慢慢的熟絡了起來。
青兒自從和這個石寶生交往之後,發現這個石寶生非常的善良,不單是對人好,對一些小動物也十分的愛護。而且從不吝惜錢財,不由得被石寶生所吸引。青兒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漸漸的對石寶生從好感轉化為了愛慕之情!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留下自己對於本書的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