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老板一家在旁邊聽了陳昌和李石頭的分析,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怪不得這棵橘子樹比其他的樹要茂盛很多,看來是吸收了屍體的養分的原因。嚇得老兩口趕緊遠離了那棵橘子樹。
陳昌趕緊安慰老人道:“二位老人,這棵樹上雖然有點陰氣,不過沒有陰魂,並不會對你們二老造成傷害,放心吧!”
寂心也趕忙上前,輕聲說道:“阿彌陀佛!我這就念經文,超度這個可憐的靈魂。放心吧!”
說完之後,寂心麵對著橘子樹,雙手合十行了一禮,然後席地而坐,雙手合十,麵目莊嚴,態度虔誠的輕聲誦起了經文,聲音縱使不高,卻也壓倒了周圍的一切繁雜和吵鬧,心生敬意的金店老板一家子也不由得一臉虔誠和雙手合十,立於寂心身後,一起為那個現在暫時還不知道身份的冤魂祈禱。
道家和佛門不是同一宗派,超度的方法也不一樣。佛門講究慈悲為懷,一般有“脫離苦難,功德圓滿,到達彼岸”之意。是以化解冤魂的怨氣和恨意,讓冤魂能對塵世之事得以釋懷,而解脫。
道家則大有不同,對於受苦受難的冤魂,道家則可以使用道法將這些冤魂送歸地府,再入輪回。對於一些被人利用,或者是因為冤屈太深在成為厲鬼之後的這些冤魂,則多半會用鎮壓的方法,然後利用時間或者是用法器消弭掉這些戾氣和怨氣之後,再行送歸地府。如果遇到的惡人化成的惡鬼作惡太多,則直接利用道法將其誅滅,所謂替天行道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現在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佛門的超度,正是受了佛家思想的影響,想要一心為善,不管他是什麼冤魂,人死之後,一概都享受同等待遇。正應了佛門的典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其實道家的方式更傾向於現代的法律,對於不同的鬼魂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惡者得其惡,善者得其善。和天道暗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老子則說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就像一個冷麵的法官一樣,他的善惡標準,不是人可以揣度的,因此就出現了好人命不長的感慨。也出現了壞人沒有惡報的遺憾。
李石頭和孫靈靈不是和尚,自然和寂心念的經文不一樣,兩下一起來的話,還真沒有試過。所以他們幾個就默默的站在了不遠處。
不一會,一個小小的陰魂竟然由緩慢消逝的陰氣中顯出形來,這陰魂見到有這麼多的人,而且還有人帶有強烈的靈氣,嚇得縮成一團不敢動彈分毫。
寂心向後一擺手,金店老板一家人都識趣的向遠處退去。陰魂稍微的安定了一點。
寂心一邊誦經,一邊慢慢的站了起來,那淡淡的陰魂舒展開了身形,老太太忍不住驚呼起來,原來那個陰魂是一個小孩子,看樣子是一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孩子。和大家的判斷大相徑庭。
一片祥和的氣氛之中,那股陰氣漸漸的變得有點淡了,繼而消失不見了。寂心收住了誦經的聲音,緩緩的起身,對著金店老板一家說道:“這個小孩子的陰魂看來隻是對於母親和女性的向往,所以才會對老太太您有所關注,具體的情況要查問下那個趙老大才能知道了。”
金店老板一家子趕緊的對寂心道謝,倆老人問道:“現在天色都快黑了,大家都別走了,在這裏住一宿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