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書院之修行道(2 / 2)

“那麼道家為何?修行之意,在乎逆,那麼道家修道,豈不是逆他自己之意?”那學生再問。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道家所追求便在於此。道和理,在我而言,皆是規則。道家追求逍遙,更有《逍遙遊》為經典。先將自己拘束在規則之內,其後逆破,從而無拘。如此來看,道家之立意比我儒家還要高出一籌啊!”講師有些推崇的說。

“但是,道家此舉真意,自上古之後,便沒人能夠真正做到無拘。”雖然推崇,但畢竟是儒家之人。

“學生受教了。”那學生又是一禮,隨後坐了下去。估計這個道理他要思索好久了。

講師說的雖然簡單,但是學生們還真不容易理解。

一時間,課堂突然沉寂了下來。項浩也在沉思,道家追求的是逍遙,無拘。故先修道,拘束自己,那我儒家,修行之道又在何?

逆之意,眾生皆有。逆天逆道之意,修行者皆有。然逆意雖有,逆行之舉卻少有。

就像是一個凡塵百姓,他又何嚐不想做那高高在上的帝王。然而,雖有其意,卻也僅僅是意罷了!

“老師,學生亦有惑,請老師解之。”項浩突然站起,行了一禮,出口。

“請說。”講師對著項浩微微一笑,示意項浩說。

“道家,其法修道,其意逍遙,其欲超脫,破而後立。那我儒家,其法為何?其意為何?其欲如何?”項浩出聲問。

“儒家之修行道,在乎氣,乃是胸中一口浩然氣,想做便要去做。俗語所說,不爭饅頭爭口氣,倒是有些符合書院之理。然而書院之氣,又不是義氣之爭。浩然氣,可謂正氣,儒家便有持長劍,浩然氣出,斬妖魔,誅邪佞。所以儒家之氣,為天地正氣。儒家修行之法,便是無視規則,行自己所認為正義之事,心無阻隔,修行方可一日千裏。”講師昂首挺胸,想來也是覺得這樣是極好的。

“那麼書院為何還有規則束縛?”項浩再問。

“無規律不成方圓,偌大一個書院若無規則,豈不亂套。”講師答。

“既然儒家修行之道便是無視規則,行心中正義。那麼如果我堅持自己心中之事,沒有遵從書院規則,那麼是錯還是對?”項浩繼續追問。

“對,自然是對。不過,我們依舊會用規則處罰你,因為你不夠強。這是要讓你明白,想要無視規則,必須要比執行規則的力量強大。”講師依舊從容。

“這是什麼道理?我們既然要無視規則修行,卻又要被規則束縛,豈不矛盾?”項浩不解。

“這的確沒有道理,但是你力量沒有我們強。所以,我可以無視規則,還利用規則約束你。這便是,書院的道理。”

項浩一想,書院這個地方,絕對不可用常理來思考。對於這個規則的問題,他也想到了很多,於是他長長一輯,“學生,受教了。”

看著項浩若有所思的樣子,講師微微點了點頭,隨後繼續講他的道理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