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韋後弄權專政婉兒命喪黃泉(1 / 3)

雖然中宗複位,天下複歸李唐,但武氏一族在朝中的勢力仍然很大。尤其是武三思,他憑借韋後和上官婉兒的幫扶,在李氏王朝中非但沒有獲罪,反而加官晉爵,深得中宗賞識,又被擢升為開府儀同三司。武家的人因為武三思的提升、重用,更加囂張。

中宗複位,朝政混亂,韋後弄權,武三思得寵,這些事讓朝中大臣非常不安。當年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革命,把武則天從帝位上“請”下來的時候,曾有人建議一並將武三思除去,但張柬之沒有聽從意見,所以未能成行。現在看到武三思聯合韋後、上官婉兒搞得朝野烏煙瘴氣,張柬之才決定聯合力量除掉武三思。

他給中宗上表,說武三思和皇後有染,建議中宗除掉武三思,中宗不相信。在這以前,監察禦史崔皎向中宗進諫,建議中宗削弱武氏的力量,保證朝野的穩定。中宗非但不聽,還把崔皎的話告訴了武三思,武三思找機會貶了他的官。現在武三思知道張柬之等人還想除掉他,決定先下手為強,把他們一並除去。

他先去找韋後商量,已經結成同盟的韋後自然幫忙。但是韋後不知道具體怎麼實施,她又找婉兒商量辦法。婉兒想了想,然後說:“這幾個人在朝中根基不淺,我們要一步步來。皇後可以先讓皇上升他們的官,采取明升暗降的方法先奪去他們手中的權力,然後再從長計議。”

於是,韋後找到中宗,對他說:“陛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不顧個人安危,幫陛下重登大寶,陛下還沒有賞賜他們呢!”

唐中宗問:“依皇後的意見,朕該如何封賞他們呢?”

韋後答道:“陛下不如封他們為王,這是天大的榮耀。他們一定會感激陛下的恩寵,更加潛心輔佐陛下的。”

“好,就依皇後所言!”

於是,中宗封桓彥範為扶陽郡王,敬暉為平陽郡王,張柬之為漢陽郡王,崔玄暐為博陵郡王,袁恕己為南陽郡王。同時,還賜給他們很多金銀、布匹,顯示皇上的恩寵。這樣,采取明升暗降的方法,武三思順利地奪了五人的權力,自己在朝中更加不可一世。

可武三思還是不放心,他要將這幾個人趕盡殺絕。

他秘密派人寫了一張關於韋後淫蕩亂朝的布告,然後讓人貼到洛水橋上。以前,處士韋月將看不慣朝政如此混亂,曾經上書檢舉武三思和韋後通奸的事,還預言他們會勾結叛亂。麵對臣子對皇後的指責,中宗非常不滿,下令處死韋月將。黃門侍郎宋璟以自己的性命相抵,才免韋月將一死,發配嶺南,後來中宗還是偷偷派人將他處死了。正是通過這件事,武三思知道中宗很注意韋後的名聲,不允許別人破壞。所以,現在他想出了這個栽贓嫁禍的方法。

果然,中宗知道這個布告後,暴跳如雷,下令嚴查。朝中都是武三思的黨羽,嚴查的結果自然說是五王所為。韋後又到中宗麵前大加哭訴,武三思還找來兒媳安樂公主添油加醋,中宗盛怒之下,將五人貶出京師。武三思還讓太子李重俊上書誅滅五王三族,李顯沒有答應。

中書舍人崔湜對武三思說:“五王不除,必是後患!不如派人假傳聖上的旨意,將他們全體誅殺。”所以,桓彥範在流亡貴州的路上遭杖殺而死;敬暉流放到崖州被殺害;袁恕己被流放到環州的時候,已經被逼瘋了,還是難逃一死;崔玄暐在流放白川的半路被殺害;而張柬之也在被流放到襄州時,氣憤而死。

武三思謀殺五王之後,權力已經上比君主了。他常常對別人說:“我不知道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對我好的人就是好人,對我壞的人就是壞人!”一時間,很多奸佞小人投到他的麾下。兵部尚書宗楚客、將作大匠宗晉卿、太府卿紀處訥、鴻臚卿甘元柬等人都是武三思的黨羽,禦史中丞周利貞、禦侍史冉祖雍、太仆丞李悛、光祿丞宋之遜、監察禦史姚紹之更是對武三思搖尾乞憐,時稱“三思五狗”。

韋後因為皇太子李重俊不是自己親生的,所以很討厭他。武三思也怕他繼承皇位後會加害自己,所以對他小心提防、伺機破壞。上官婉兒因為與武三思、韋後的特殊關係,在撰寫詔令的時候常常褒揚武家、貶抑李家。安樂公主和丈夫武崇訓更是不把太子放在眼裏,常常橫加侮辱,甚至在人前稱呼太子為“家奴”,她還常常慫恿中宗廢掉太子,立她為皇太女。中宗雖然不答應,但從來不責備她。

太子李重俊忍無可忍,決定殺掉武三思一夥兒。

唐中宗神龍三年七月六日,李重俊帶領左羽林軍大將軍李多祚、將軍李思衝等人,假傳聖旨,緊急征調三百多名士兵衝進武三思家,殺死了武三思、武崇訓等十餘人,但沒有找到安樂公主。李重俊派左金吾大將軍守衛宮門,自己帶領士兵衝進後宮,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當時正和中宗、韋後在一起。麵對危機,她臨危不亂,鎮靜地對中宗說:“皇上,看太子這樣是想先殺婉兒,然後再殺皇上和皇後啊!”中宗嚇得緊忙帶著上官婉兒、韋後、安樂公主逃到玄武門城樓上,他又召集右羽林軍大將軍劉景仁率領一百名侍衛來城樓前護駕。接著,侍中楊再思、兵部尚書宗楚客又調集一千多名士兵進行平叛。李重俊站在城樓前,一直希望中宗能和他說話,問他為什麼造反。可中宗站在城樓上,隻是對李重俊的士兵說:“你們都是朕的士兵,為什麼要起兵反朕啊?如果現在你們放下武器的話,朕會既往不咎!”造反的士兵看到敵眾我寡,皇上又肯不追究,都紛紛倒戈。太子李重俊匆忙逃跑,在樹下休息的時候被左右的人殺掉,將人頭獻給了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