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出生
出生於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
漢靈帝中平六年(189)9歲
生母章氏去世。
漢獻帝初年三年(192)12歲
父親諸葛珪去世。
漢獻帝興平二年(195)15歲
諸葛亮姐弟隨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今南昌),後輾轉至襄陽投劉表。到劉表所設的“學業堂”學習。
漢獻帝建安二年(197)17歲
叔父諸葛玄病故。諸葛亮與其弟諸葛均定居在隆中草廬,開始了躬耕於隆中的生活。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27歲
劉備前往隆中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隆中對”,隨即出山輔助劉備。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28歲
出使東吳,說服吳王孫權抗曹。是年與曹軍戰於赤壁,大破曹軍。
漢獻帝建安十四年(209)29歲
任軍師中郎將。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31歲
劉備入蜀,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
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34歲
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分兵與劉備會師。劉備攻占成都,領益州牧,諸葛亮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兼益州太守。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35歲
治理益州,發展經濟,整頓巴蜀內政。為緩解漢中危機,諸葛亮建議劉備將漢中三郡割讓給東吳,化解了危機。
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218)38歲
留守巴蜀,供給在漢中作戰的劉備。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39歲
劉備占領漢中,“隆中對”的戰略計劃又實現了一步,三國鼎立的形勢初步形成。眾臣在諸葛亮的授意下請封劉備為漢中王。
蜀漢章武元年(221)41歲
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諸葛亮任蜀國丞相,領益州牧。秋七月,劉備率師伐吳,諸葛亮留守成都。
蜀漢建興元年(223)43歲
劉備兵敗白帝城,諸葛亮自成都到白帝城,劉備永安托孤於諸葛亮。劉備死,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蜀漢建興二年(224)44歲
調整巴蜀內政,穩定因劉備戰敗而混亂的人心。
蜀漢建興三年(225)45歲
諸葛亮率軍南征四郡,擒孟獲而“和夷”,平定南中地區。
蜀漢建興四年(226)46歲
準備興師伐魏。
蜀漢建興五年(227)47歲
向後主劉禪呈交《出師表》,率兵出駐漢中。
蜀漢建興六年(228)48歲
春,第一次北伐,失街亭,諸葛亮斬馬謖。後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冬,第二次北伐,兵出散關,久圍陳倉不克,糧盡退兵。
蜀漢建興七年(229)49歲
第三次北伐,遣陳式奪取武都、陰平二郡,恢複丞相職位。
蜀漢建興九年(231)51歲
第四次北伐,再次攻打曹魏據點祁山,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李嚴假傳劉禪要求退兵的命令,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隻得班師,在歸途中以伏兵殺了魏國名將張郃。第四次北伐無功而返。
蜀漢建興十一年(233)53歲
在斜穀修造邸閣,囤積糧食。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54歲
第五次北伐,因積勞成疾,當年八月病故於五丈原,諡“忠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