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白紙黑字的實踐法則
尚生活
作者:馬靈靈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營銷是一場不見硝煙卻異常慘烈的戰爭。像所有如火如荼的戰役一樣,前人的經驗和教訓,無論失敗或成功與否,皆環繞著製勝寶典的光環,像一條看不見卻無法忽視的線索,被人們緊緊纏繞在營銷的始終。
點擊互聯網,每年我們都能看到不計其數的書籍,以不敗營銷為銘,大行其道,侃侃而談。這些書籍皆披著光鮮的外衣,闡述著堪稱完美的秘技,堆積出令人眼花繚亂的五光十色。有人滿懷期望,卻滿心失望;有人不抱期望,卻收獲意外。那堆充滿誘惑力的白紙黑字,剔除華而不實的百分之九十,唯剩下的百分之十,或許才能稱得上真金白銀。
營銷的根本目的是獲得顧客對產品、品牌乃至整個公司的認同感,如何為兩者搭建一座四通八達的平台堪稱關鍵。對此,斯科特·斯特萊登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建議,如果生意建立在關係的基礎之上,那麼,就把關係當做一筆重要的生意來做。在《強關係:社會化營銷製勝的關鍵》一書中,他直擊社會化營銷的核心:深化與客戶關係。書中列舉了大量案例,詳細講述了企業該如何把與客戶的“弱關係”轉變為“強關係”,隻有把關係放在首位,深化與客戶的關係,才能迎來長期、高質量的發展和收獲。
與此相仿,《顧客憑什麼購買》也提出了如何讓顧客買單的絕佳方案,比起《強關係:社會化營銷製勝的關鍵》的專業和大氣,它更像一塊精致的蛋糕,營養有之,美味有之,且通俗易懂。本書的重中之重—7Q營銷模式,立足於顧客購買決策流程的分析,認為營銷是推動顧客購買進程的過程,其核心是係統回答顧客最關心的7個問題,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企業的自動暢銷係統。在本質上,傳統的4P是基於方便企業進行營銷操作而提出的,7Q才是真正以顧客為中心而提出的。
在營銷領域,大師級的營銷專家天生就是實踐的高手,身為Facebook著名的營銷家,戴夫·柯本更是唯一三次榮獲口碑行銷協會WOMMY獎的得主,他撰寫的《超讚營銷:社會化媒體擦亮品牌》無疑給正在焦頭爛額的營銷人員一個嶄新的理念。他在書中提出運用社會化媒體互動的四大訣竅:先聽後說、真誠相對、快速響應、免費分享。《超讚營銷:社會化媒體擦亮品牌》詳述利用社交網站的數十個黃金策略,每個策略更配以“實戰招式”和大量國際品牌的成功例子,引導讀者構思和執行有效的營銷策略。
提起新媒體營銷,微博營銷可謂當紅炸子雞,正如一塊看似巨大的蛋糕,人人都想切下來一塊,但怎麼切才好看卻是一門巨大的學問。《企業微博營銷》無疑是迄今為止內容最係統、實操性最強的企業微博運營書籍之一。書中詳細闡述如何從短短的140個字中攫取豐厚的利潤,令人眼前一亮。資深微博營銷專家陳永東通過觀察、研究與實踐,係統地闡述了企業微博運營的策略和方法,並輔之以大量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講解企業微博運營的步驟、技巧和注意事項。
本期最後要推薦的《Jamie流行銷》,則沒講什麼“花招”和“手法”,而是把作者 13 年來在網路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整理成了一個“TAP FURRR”的行銷循環。所謂的“TAP FURRR”,換句話說就是如何把一個 TA 從不認識你,慢慢變成忠實的顧客,再讓TA願意向朋友推薦你的過程,以及其中要注意的事項。本書作者是appWorks創辦人暨合夥人林之晨,他教你把一個繈褓中的嬰兒產品打造成一讓人無比青睞的響亮品牌,用心良苦。
真正有用的營銷書籍,不會一句一劃,圈圈畫畫,拍著胸脯告訴你,這些都是無可置疑的必勝法寶。它們通過客觀存在的事實,提煉出一個個真實有用的方法和途徑。最關鍵的是,它們都能毋庸置疑地從實踐中而來,並真實可信地運用到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