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天子(1)(2 / 3)

鄭旺是京郊武成衛的一名士兵,家境貧寒。他有個女兒,叫鄭金蓮,12歲時賣給別人做婢女,聽說後來進了宮。鄭旺覺得自己有個進了宮的女兒,是飛黃騰達的好機會,於是通過關係,與太監劉山交往。劉山是宮裏的低等太監,想要出人頭地卻苦於沒有機會,既然有可能結識皇妃,他當然樂意。經過劉山這個中介,鄭旺確信在宮中的這個鄭金蓮正是自己當年被賣掉的女兒,於是鄭旺便時常托劉山將一些時鮮水果等物送入宮中女兒手中,鄭金蓮也托劉山送些衣物給鄭旺。鄭旺拿著宮中的衣物四處炫耀,吹噓女兒得到皇帝的恩寵。別人討好他,就稱他為“鄭皇親”。張皇後生下皇子後不久,就有流言說皇子其實是鄭金蓮所生,並被張皇後強行抱了去。

如果這個流言隻在民間私下流傳的話,並不會對朝廷造成多大的震動,但鄭旺不光確信自己的女兒進了宮得了寵,甚至也越來越相信新出生的皇子就是自己的外孫,那他自己豈不成了當朝國丈?這一幻想中的事實使得這個一輩子處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做起了白日夢,開始考慮起皇親間的現實交際來了。他跑到京城的齊駙馬家去做客,這位齊駙馬也搞不清楚鄭旺的真實身份,既然大家都在傳鄭旺的女兒生下了皇子,結交一下總沒有壞處,於是雙方各盡賓主之歡。鄭旺得到了駙馬的敬重,這在之前是根本無法想象的,這一事件更加強了鄭旺國丈夢的真實性,於是事情越傳越大,人們也越來越相信張皇後宣布自己所生的皇子其實是鄭旺的女兒鄭金蓮的孩子,張皇後隻是將其抱養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罷了。

直到流言傳出的十幾年後,即弘治十七年,朝廷命人將鄭旺、劉山等人捉拿到官。然而孝宗沒有讓司法機關插手此案,而是禦審,這是不同尋常之事,難道是孝宗怕外臣知道宮中的秘密?禦審的結果是劉山以幹預外事的罪名被處死,鄭旺以妖言罪、冒認皇親罪被監禁,鄭金蓮被送入浣衣局。這一結果當時的人認為並不公正,為什麼這個案件的主犯鄭旺僅被監禁而從犯劉山卻被處死呢?一年之後,更不尋常的事發生了,孝宗駕崩,武宗即位,這一案件的主犯鄭旺因為新皇帝的大赦令竟然被釋放回家了,要知道這個案件所牽連的最重要的人就是這位剛剛即位的新皇帝。鄭旺被釋放回家究竟是出於新皇帝對於他治下的普通子民的天恩浩蕩還是對於國丈的有意赦免?猜測仍在繼續,居心叵測之人把鄭旺當做奇貨,希望通過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所謂國丈來保證自己以後的美好前程,王璽就是這樣一個人。鄭旺被釋放之後仍堅持認為自己是皇親國戚,王璽抱著一夜暴富的幻想親自跑到京城去喊冤,說當今真正的國母被囚禁是對皇上的侮辱,朝廷應該為國母正名,還國丈清白。正德二年,鄭旺案再次被審理,但這次的結果又一次出人意料,鄭旺的罪名仍是妖言罪,但判處的結果是處死。朝廷似乎希望將此案的當事人從世上抹去以消除人們的種種猜測,但結果卻恰恰相反,流言更為猛烈,明武宗的生母到底是誰仍然爭論不休,隻不過現在的爭論轉入了地下,不再以公開的方式呈現。

不管怎麼說,鄭旺妖言案和關於朱厚照生母的種種傳聞都隻是明朝政治大潮裏的小小波瀾,朱厚照最後還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了帝位,他的即位揭開了明朝發展新的一頁。

(二)八虎用事劉瑾竊權

朱厚照作為明王朝少見的嫡長子身份的皇太子,得到了孝宗與張皇後的鍾愛,尤其是二皇子朱厚煒夭折之後,朱厚照更成了寶貝。自從他降生之日起,沒有經曆過任何坎坷,是養在深宮中的一位無憂無慮的皇家寵兒,即位時才14歲,可以說還是個大孩子而已。

朱厚照從小聰穎,老師教過的東西很容易就能背得滾瓜爛熟,他長大後,各位儒臣又輪番為他講讀,一講就是一上午,午後還是如此。每當講課的時候,他神情莊重,眼睛正視,若有所悟,不曾有一點的隨便。講官離開的時候,太子一定拱手致敬作出行禮送別的樣子。第二天合上書,背誦講官所講授的內容,認真複習。不幾天太子就能記下翰林院和春坊中給他講讀的儒臣的姓名,有的人偶爾有什麼原因沒有來,太子必定向身旁的人打聽說:“某某先生今天怎麼沒到?”孝宗皇帝多次到太子學習的春坊打聽他的學習情況,太子率領東宮官屬急走迎送,對禮節十分熟悉,每當問安和皇帝吃飯的時候,他站立一旁態度恭順麵帶笑容,皇帝巡遊他必陪同侍候左右,看到什麼,就隨事請教,因此博得了孝宗的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