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修)(1 / 2)

康王朝始建於西元525年,至康元帝楚晨墨已曆經三代。康元帝雖妃嬪眾多,卻對皇後恩寵有加,對皇後所生之子更是寵愛,尤以二皇子楚鈺為首,曾向二皇子楚鈺許諾:今生你所娶之妻隻要你願,朕便許。

然,天有不測風雲,元帝二十四年,元帝下旨:安相之女安晴,舉止得體,溫潤賢淑,蕙質蘭心,頗有皇家風範,深得朕心。康王身為皇家子孫,文韜武略皆為上品。朕念康王已過及冠之年,又無妻室,遂將安家之女賜與康王為妃,擇良辰吉日成婚。

此詔一出,滿朝嘩然。

安相是元帝最器重的臣子,而楚鈺是元帝最寵愛的兒子,將兩者綁在一起,其目的不言而喻。元帝雖是正值壯年,但是皇儲之位空虛,令人擔憂。元帝膝下有五子兩女。大皇子楚仁,是由德妃所生。三皇子早夭,生母是一個小小的宮女。四皇子楚南,五皇子楚熙皆是由皇後所出,長公主楚倩由皇後所出,二公主楚月由賢妃所生。

據前麵所說,康王楚鈺有選擇自己妻子的權力,而元帝下如此聖旨實是與之前的許諾相違背。本以為依照康王的性子會直言拒絕,誰想康王接到聖旨以後,隻是沉默片刻,便領旨謝恩。至此一切皆塵埃落定。

——

出嫁當日,安府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安晴的生母,安相的夫人宋氏替出家的女兒梳發。安晴聽著宋氏說的吉祥話,心中暗暗苦笑,這康王是出了名的冷酷,不喜好女色,很多人都說康王是正人君子,不為女色所迷,但是安晴卻想說,沒準兒康王喜好男色。倘若真是那樣,那她又該如何自處?

“吉時到,請新娘上轎。”門外傳來了聲音,於是安晴告別父母,由長兄安德背上轎,隨後安家三兄弟便上馬送轎。這送轎之禮是女方為顯示自家將最寶貝的女兒嫁與對方,不讓對方看輕。隻不過康朝自建朝以來,就甚少有人家行送轎之禮,但是能夠行送轎之禮的人家,非富即貴。為了這送轎之禮,安相特地讓安武、安文請了假,趕過來。

隨著迎親隊伍的前進,雖然有喇叭嗩呐嘈雜的聲音,但是坐在轎中的安晴還是聽到了圍觀百姓的竊竊私語。

“聽說安相向來寵愛自己唯一的女兒,看來果真如此。”

“這位兄弟,何以如此說?”

“你瞧送嫁之人是誰?安家的三兄弟。安家三兄弟,雖然比起別家的公子都不算太出彩,但每個都是隨了安相的品行。將來飛黃騰達是指日可待的。你再看看,人家安小姐的陪嫁,長長的一條街,到現在都沒看到頭,真可謂是十裏紅妝。”

“還真是如此。”

……

坐在轎中的安晴聽到這紛紛的議論,隻是無奈。嫁入王府,是福是禍誰也說不清,縱然她有安家相護,但是在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上,他們也不得不讓步。雖說康王是元帝最寵愛的皇子,也是最有可能繼承大統的人,但是在這個關鍵檔口上,要是康王和安家表現出一點點立康王為太子的跡象,元帝就很有可能降罪。

安晴還記得出嫁的幾日前,安父和幾位兄長的話。

“晴兒,進了王府,你就是王府中的一員。而安家也與康王緊緊地拴在了一起。你牢記,成為康王妃以後,要低調行事,不可太過張揚。前不久禮部侍郎上奏請立太子,皇上就下旨賜婚,隻怕這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這或許是皇上的一種試探,試探康王有沒有想做太子的想法。若沒有,皇上就會放下此事,將立太子一事押後。倘若有,康王就會利用我們安家做出大規模的動作,到時候不僅康王會被廢,我安家也難逃此劫。當然同時也是接機試探各位皇子誰有爭儲之心。總之,這件事,我們安家是生是死全掌握在康王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