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緣由(1 / 2)

洛海一中的學生會自然就是一中最大的學生組織,總共有主席團,辦公室,組織部,對外聯絡部,誌願者工作部,學習部,體育部,科創部,生活部,女工部,宣傳部,保衛部等12個部門。

而在這12個社團裏,包括主席團在內的9個部門都掌控在孫韜的手裏,隻有女工部,學習部,科創部三個並不怎麼重要的部門站在他的對麵。

孫韜並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他的家境一般,他之所以能成為學生會的主席主要的倚仗隻不過是他那顆自以為豪的大腦。

孫韜的智商很高,這一點光從他的學習成績可以看出。

從高一上學期的第一次期中考試開始,他的名字就一直雄踞在高一年級教學樓東牆的那塊前百排名榜的首位,從無例外,而且他的分數也時常讓排在第二的人歎為觀止!

同時他的情商也足夠的高,城府夠深,交際手段高超,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在鄭維東這幫人裏麵混得風生水起。

成績優秀,善於交際,領導能力也是一流,這些優點綜合在一個人的身上,那麼這個人絕對可以說是學生會主席的最佳人選。

而孫韜也果真成為了學生會主席,這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是,關鍵問題不在於誰當學生會主席,而是學生會的內部早就已經徹底糜爛。

十年前,一中出了一個叫魏冰的學生會主席,曾經聯合學生會以及全校的社團進行了一場大改革。

而在那場大改革之中,其中重要的一項,也是讓學生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一項內容就是以學生會為樞紐,溝通全校所有的社團,方式就是讓學校裏其他社團的骨幹成員成為進入學生會成為學生會的幹部。

說白了其實就是當時的學生會想要實現學校社團的大一統,把其他的社團主要人物吸收成為學生會的人以達到更有效的控製其他社團的效果。

據說在那位學生會主席的在職期間,這項改革有了很好的成績,的確為各社團的活動提供了便利。

可是,也是在那位學生會主席誌滿意得的離開了洛海一中之後,所有的事情都開始變形了。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

學生會吸收其他社團的重要成員成為學生會幹部這一個規則終於讓學生會本身遭到了反噬。

學生會並不能讓這些人有歸屬感,而這些人也都積極的為自己原本的社團謀取最大化利益。

於是學生會的內部變得混亂起來,他們開始爭吵,搶奪更多的話語權。

然後學生會內部成員開始產生派係,派係之間競爭領導權。

後來幾經波折,以跆拳道社為首的這一派獲得了學生會的大部分話語權,於是他們就開始壓縮其他社團的在學生會當中的地位。

到了今天,學生會已經的問題已經算是擺到了明麵上的了,爭權奪利,官僚風盛行。不光學生們知道,學校領導老師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