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喜買的是一頭力壯的母水牛,花了十八兩銀了,又要四兩買了一架全新的牛車,加上開難要用的東西不少,在城裏轉一圈回來,家裏備用的錢隻有四十多兩了,要想盡早住新房的話,就得盡快有收入。
所以回來第二天,除了周大喜等著跟衙門的人去量地,再回縣衙辦地契,張氏吃過早飯就帶著幾個兒女上山割茅草。
因為隻是給過路的人賣些茶水,湯麵,也不需要多好的地方,搭個大大的棚子能遮陽擋雨就行。
不到下午就割到足夠的茅草,周大喜也回來了。
簡單吃過午飯,一家人就到了官道邊上,齊心合力搭建棚子。
埋木樁,上好橫木,釘上角片,再厚厚地鋪上紮好的茅草。
天擦黑的時候,一個三丈寬五丈長的棚子就靜靜地立在官道旁邊,離官道有三丈的距離,地麵跟官道一樣高,棚子裏到官道邊上的地麵都是平整過再打實的,到時時倒好停車。
看著自己一手建起的茶棚,個個都很高興,收拾收拾,摸黑回到家,隨便下點麵吃了,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又不約而同地早早起來。
等雲娘他們從山上跑回來,張氏不隻把早飯午餐一起都做了,連開攤用的大骨湯都在鍋熬著了。
周大喜沒在家,去拿訂做的桌椅了。桌子是雲娘在路修好那天畫了圖給木匠,加了錢讓人家趕工做的,是那種可以折疊的小長桌。一張配兩張長條板凳。
剛吃完早飯,周大喜就回來了。
五張桌子折疊著放在牛車上一點也不占地方,加上十張長凳,也隻放了半個牛車。
剛進院子,周大喜就一臉喜氣地說:“李木匠把銀子都退給我了!閨女,你那畫樣子的紙,他問我要,我想著留著也沒用,就給他了,他把訂金全退了給我,還說以後咱再去他那做東西他隻給收八成的錢,嘿嘿,今天開張一早就遇這好事,也是個好兆頭不是?!”
“……”雲娘有些好笑,這老實人哪!占便宜的明明是那木匠好不好!不過留著確實沒有啥用,給就給吧!
“他爹,回來了就趕緊吃早飯吧,吃了好給我和麵。”
“哎,來了!”
到了已時二刻(上午九點半)一切都準備就緒。一家人一個不落的準備去開攤。
因為是第一天,備的東西也不多,麵隻切了大概二十碗的量,一鍋骨湯,茶水不用什麼本錢倒是煮了不少;三大桶,一桶普通的茶湯,一桶山上采的花茶泡的,一桶雲娘采的新鮮薄荷加糖煮水。
雲娘還找來一個大大的木板,用木炭在上麵寫著價錢:普通茶湯一文錢一碗,花茶二文錢一碗,薄荷水二文錢一碗,用竹筒外帶加五文,清湯五文一碗,湯麵十文一碗,吃麵茶湯免費。
周大喜看了雲娘寫的價錢,抓抓頭道:“閨女,這錢收得太高了吧?集上一碗麵才五文錢呢!咱賣這麼貴會不會沒人吃啊?”
“爹,咱的麵上麵不隻是骨頭湯底的,上麵還切了鹵門肉呢,那可是密方!再說自這是獨市,沒有比性的。”
周大喜也不再說什麼,心想不行到時降價就是了。
東西用牛車一拉,再讓背上些柴火,就過橋向官道走。
一家人到了茶棚,把東西擺開,準備好。
雲娘看著東西一一歸位,總覺得還少了啥!
圍著轉一圈,再在官道上往茶棚裏看。
靈光一閃,幹趕緊讓周晧月去找一塊方正光滑點的木板,自己采了些有紅汁的野花,擠了汁把木板都塗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