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6章(2 / 2)

“京都又好到哪裏去呢,在我看來,隻怕是更凶險罷了。”

這句話讓阿錦也跟著沉默下來。她握住藺子桑的手,鄭重的與她說,“倘若阿憐真的為難了你,我是站在你這邊的。”

“你怎麼隻想起這個。”藺子桑失笑,“她,我自然不去招惹,隻不過若是欺負到頭上了,那也不能單純受著。”

這話是說給阿錦聽的。是不是要主動招惹,這是藺子桑自己另有打算的事情。

當天稍晚些時候下起了雪來,從點點到片片,最後裹著寒風吹打在窗戶上發出嗚嗚的悶響。

屋裏是一怕熱鬧的景象,眾人圍坐在一起,外頭的冷寂侵襲不入室內的溫暖,室內的溫暖卻也不能完全擋住外頭呼嘯的寒意。

許姝並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在這樣一個當口被憐妃娘娘傳進宮裏。

憐妃坐在上位,仔仔細細的瞧了許姝一番,然後才開口道,“我聽聞許小姐如今住在秦陽候府裏?”

憐妃與秦陽候府無親無故,總管不著這裏頭的事情吧?許姝點了點頭,“勞煩憐妃娘娘掛心了。”

這正月才過了一半,要說起了這次傳召真算是無緣無故的。

憐妃年前就注意到了許姝,聽人說她住進了將軍府裏,這已經有些沒頭沒腦,誰曾料想連迎客拜年時老祖宗都將許姝拉出來,這裏頭擺明了的意思誰看不出來?

憐妃因此才生了想要見一見的念頭。許姝是個商家女,可因為家境富足,從小也是養尊處優,雖然已經二十歲,可是麵向看著約莫不過十八左右,舉手投足間也有一番江南女子的氣韻在。

可老祖宗這樣安排了,司元就會娶了?憐妃對這個結果再清楚不過,司元不想要的東西,誰也逼不了他。但這並不意味著她不能借此做一番文章。

藺子桑,她離開京都城時還不過是一個普通庶民。可轉眼還不到一年,她已經借著貝葉城的便利一躍成了不靠司元也撐得住場麵的人。

但那到底隻是在貝葉城裏,她真有幾分本事,那還得等回了京都城再慢慢瞧。哪裏的妖魔鬼怪都比不過京都城的能吃人,把藺子桑和許姝放在一塊兒比,她又真的能夠比得過許姝嗎?這還都是誰也不知道的。

許遂良雖然拿出了大半身家,可換來的不過是一個六品小官。六品官,放在京都可實在是入不了世家貴族的眼睛的。故而即便他的名字人人都聽說了,可真願意與許家交往的到底都是些撐不起大場麵的家族。直到老祖宗將許姝給留在了秦陽候府,這才有人認識到這裏頭的不一般,漸漸的也與許家活絡起來。

而等到許姝頻頻受憐妃的邀請入宮,那些最後還端著架子的世家小姐們才醒悟過來,連忙前前後後的都趕著給許姝遞帖子。一邊是想要看看這四麵八方都討人喜歡的女孩子是什麼樣,另一方麵則避免不了要先存著一線好,以便後頭有什麼變化的。

賢妃的肚子已經七個月了,皇帝陪著她的時間也慢慢的越發多起來。他存著對憐妃的補償,三五不時的就要賞些東西過去,既是告訴憐妃她的寵愛沒有少去半分,也是告訴外頭的人,對憐妃的敬重也不能少半分。

許姝連同著許家便在這種種的變化裏頭,不由不在這年初的時候忙碌起來。這一層層的關係如同鏡花水月被搭建起來。

約莫到了正月初十,貝葉城裏才整個又重新的活絡起來。雜貨鋪子的部分馬車已經開始運轉起來,有一部分因為要照顧南地的習慣還暫時歇著。真正忙碌起來的要數繡館,如今繡館又已經大不似從前。最初的那幾十個繡娘,甚至小刀他們幾個男孩兒到了這個時候都已經算是老師傅。固定的人有固定擅長的花色與樣式,趕工的時候隻嫌不夠。

搬了新地方分成上下兩層的繡館,上麵一層均是細致的手藝活,下麵一層則多半是手工生疏的或則是新來的學徒。馬車運送的線路越深入,帶來的訂單也就越多,漸漸穩定下來的單子已經造成了人手短缺的現象,更不說往後新的單子了。隻是貝葉城的女子本來便不很多,能做繡活的更不多。且這貝葉城百廢待興,哪一樣不是耗費人手的?斷然不會因為一個繡館便讓全城人都做這一樣活。

“其實像咱們運貨,往裏走時,許多布料鋪子的布料與繡品都是各個百姓家裏自個兒拿出來賣的,我看繡的很好,價格卻還不如咱們給的好,倘若我們能將這些人用起來,倒是能解決不少問題。”

李富貴近來跑的線路都是布料生意,自然而然的便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