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1 / 2)

第十七章:

“說得倒是好聽,”長福由著丫頭為她將披風穿好,抿著嘴抱怨道,“回回都是這般,怎麼不來前就巴巴的讓人送我過來?”

對此,顧炎歡也隻能奉以無奈的笑意,將人一路陪著送到了將軍府大門口。

大齊王朝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年輕的皇帝理應當坐擁著盛世,然而少有人知道他心中的苦悶。

先帝戰死疆場之時,年僅七歲的皇帝就在中堂大人與自己親生母後的扶持下登基,等到二十歲及弱冠方才親政,如今不過也才兩年。朝堂之中雖然明麵上沒有什麼大變化,然而暗裏的風雲湧動卻來未曾停歇。皇帝想要將原本下放的權利全都收回,克製原來大權在手的權臣們,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更被皇帝視作心頭大患的便是司元手中的兵權。軍隊是一個國家的底氣與底牌,大齊王朝的這張底牌在先帝手上被分成三份,一份如今掌握在司元的手上,但那理應該被皇室掌握的三分之二兵權卻也隻剩下三分之一。

那個傳說放著三分之二兵符,被太後親自傳到皇帝手上的玄鐵盒裏隻放了一隻威風凜凜的玉獅子,剩下的兩個坐孔全是空著的。這件事情成為皇帝的心頭大患,憂心不已卻不能說出口,隻得派了無數暗衛在外搜尋。

但兩年過去了,依舊毫無音訊。

長福小皇帝一歲,在與母親關係不親厚的情況下,他與這個妹妹的感情是最好的。但是長福愛慕司元以及盲目追逐的舉動是皇帝不能容忍的,他自然更不會容許長福嫁給司元。原本想著長福婚後會有所收斂,可沒想到她油鹽不進,半分也不自知的樣子,照樣成天往將軍府撲。這不僅樣子上不好看,更讓皇帝每天上朝時都有些愧於看見中堂大人與駙馬爺。

訓也不是沒有訓過,可聽與不聽又都取決於長福,她的驕縱任性哪裏是一日兩日能扭轉的過來的。

就像是今天,皇帝沒想到自己前腳派了宗安去宣旨賞賜,後腳就能傳到長福的耳朵裏,她更敢招呼也不打一個人就去闖將軍府。本來長福賭氣回宮的原因便不是什麼真站得住腳的,到這會兒,皇帝更是恨不得將自己的妹妹塞進馬車裏再配上出嫁時候的嫁妝讓中堂家裏再忍她一次了。

長福被宮人接回了宮裏,連個停頓都沒有,直接就讓皇帝叫去了禦書房裏。

“朕說過你多少次,都已經做了母親了,就不要成天擺出個小孩子的脾氣,將軍府那是你該去的地方嗎?”皇帝背著手,來回的在長福麵前走了兩步,然後停下來,狠狠的皺眉看著麵上猶露出不在意神情的長福,“朕已經讓人備好馬車,一會兒你就給朕回中堂府去!”

長福對於這個結果早有預料,因此一聲不響的在那兒站著,對皇帝的跳腳仿若充耳未聞。

皇帝見她這個樣子又想起兩人年幼時長福撒嬌賭氣的模樣,心下不由得軟了軟,又扭轉語氣說了兩句好聽的,“你啊,將性子收一收,哪裏能這樣胡鬧下去呢?時日久了,朕也不好總是護著你,”

長福向來吃軟不吃硬,聽皇帝這麼說,她的麵上才出現了一絲神情的鬆動,然後心不甘情不願的嬌哼了一聲,自己扭頭走了。

皇帝尚且能被她隨地晾著,說到底,長福真沒有什麼怵的人了。

而另一邊,將軍府被長福一攪合這一整天也頗為不安寧。老祖宗被打擾了午間小憩,心中煩鬱,可到爺想起一件正經的事情。家裏頭有三個兒子,小的兩個倒都成家了,隻剩下一個最大的,反倒是到現在還沒有一點動靜。這件事情在老祖宗的心頭掛著已經有幾年,如今被長福一鬧,不免又放在最前頭開始打算起來。

相比於外頭幾個院子因為長福所經曆的混亂,雲山院則顯得十分平靜。趙嬤嬤將各個丫頭該做什麼都仔細的吩咐了,更立了早起晚休的規矩。在人手方麵的她是讚同季念文的,雲山院雖然比不上外頭的幾個主要的大院子,然而也實在不算小,就現在的幾個丫頭小廝,真用起來要倒開便顯得捉襟見肘。

藺子桑和阿靈擔了二等丫頭的身份,得到的活計都算是輕鬆,原本說了是去司信泓的房裏貼身照顧起居,然而到了司信泓那裏卻得到了回絕,隻說是不喜貼身服侍,單將她們兩人放在外室服侍,多隻端個點心倒個茶水罷了。

阿靈對於這樣的安排隻覺得萬分體貼,巴不得日日享受這樣的清閑。這樣的日子在藺子桑看來也意想不到,她原本是被買做小妾而進的司府,如今卻順利的做了正經丫頭,日子更過的順心如意,雖然少不得也要看著主子的心思,可雲山院顯然已經比外頭好了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