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旨在實現英語A級考試以評促教功能的教學調研(1 / 2)

旨在實現英語A級考試以評促教功能的教學調研

考試研究

作者:黃薇

摘 要: 考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高職英語A級考試要實現其以評促教的功能,必須實事求是地把握和分析導致測評結果的因素。本文本著以學為主的理念,從學習動機、學生原有知識程度及教學狀況三個影響A級考試結果的方麵進行了調研,以期探明影響考試結果的因素及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英語A級考試 教學調研 以評促教

英語A級考試是高職高專最為常見的教學評價工具。獲得一個考試結果固然容易,然而,從評價結果到以評促教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既包括對考試結果刨根問底、透過現象探尋本質的分析過程,又包括對教學活動進行對症下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實踐過程。其中,前者更為關鍵,它是實事求是地開展教學改革的前提。為此,筆者對與英語A級考試結果息息相關的一係列教學因素進行了調研,以期探明影響考試結果的因素及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調研範圍和方法

本次調研麵向湖北工程職業學院2012級總計453名學生(隨機選擇,係別、性別不限)展開,主要采用無記名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信息,共收回450份,回收率為99.34%。

二、調研理念和對象

調研本著以學為主的理念,目的在於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摸清影響其考試結果的真實原因,並在此基礎上完善教學,最終幫助學生改善英語學習狀況。

基於該理念和目的,筆者設想了影響學生A級考試結果的相關要素群,並確定了調研對象:學習動機、學生原有知識程度及教學狀況。理由如下:

1.學習動機是激勵並維持學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學習行為的動力傾向。任何表麵的行為結果都可以在學習動機中發現端倪,因此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素。

2.根據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學習觀,學習是在原有認知結構基礎上對新知識的同化。如果學生沒有具備足夠知識,工作記憶的負荷就可能過大,以至於難以繼續學習。為此,有必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程度。

3.教學狀況是影響學生考試結果的外部因素,其作用也不容忽視。

三、調研結果和分析

1.對學習動機的調研

筆者設計了四個問題對學生學習動機係統進行調查,該係統既涉及對英語學科學習動機的調查,又涉及對英語A級考試動機的調查。對英語學科學習動機的關注,主要是基於對其泛化作用的考慮——雖然它對於A級考試結果隻是間接動機,但對英語學科的熱愛或厭惡之情,可以泛化影響到對待A級考試的情緒。調研問題如下所示:

(1)你喜歡英語這門課嗎?

(2)你努力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3)你覺得通過英語等級考試是大學裏必須完成的事情嗎?

(4)你為什麼會參加英語A級考試?

其中,(1)-(3)是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動機調查,(4)-(5)是對英語A級考試的動機調查。

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動機情況為:41.8%的學生表示不厭惡英語這門學科,明顯高於喜歡(29.8%)、不喜歡(26.2%)和厭惡(4.4%)英語的學生;66%的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考試拿證,60.7%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和素質,促進自身發展,16.7%是對英語感興趣,想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12%是為了從事和英語相關的工作。

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對英語A級考試的動機情況為:絕大多數學生(71.8%)認為通過英語等級考試是大學裏必須完成的事情,究其原因,75.1%的學生表示是為了獲得英語證書,為找工作增加籌碼。

調研結果說明學生對英語的重要性普遍比較認可,但學習動機不夠強烈;學習英語動機主要來源於對自身發展和就業的需要。因此,在高職英語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和強化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動機,促進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就業需求,注重知識的實效性和應用性,推動教學朝著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方向進行改革。

2.對學生原有知識程度的調研

針對學生原有知識程度的調研,筆者設計了九個問題:

(1)在英語A級考試題目中,你最薄弱的題型是?

(2)你平時有進行聽力的訓練嗎?

(3)你怎麼看待英語語法的學習?

(4)以下常考的語法點你掌握了哪些?

(5)你能大致理解閱讀理解部分段落的大意嗎?

(6)你如何解翻譯部分的四道句子翻譯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