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達話,劉榮趕忙在一旁小聲地說:“顧書記,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我昨天去了水庫,王局長說……”

“解決了也已經晚了,縣裏、鄉裏和村裏都非常有意見,上告信我就接到好幾封。”顧一順不等劉榮把話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而且他還說:“有人向我反映,你們去海南的招商團,規格也太高了,包了專機,去了那麼多的人,開了那麼個隆重的招商會,可結果呢?是簽了多少個協議,還是出賣了多少個企業?搞經濟工作要實打實,怎麼能這麼搞花架子呢?這一次招商,花了多少錢?”

沒有人回答,會場非常靜。

“花點錢倒也沒什麼,搞經濟工作的是要花錢,但要花在刀刃上,決不能這麼鋪張浪費呀!”說到這兒,顧一順也覺得批評得有些過火,然後就把話拉了回來。“我今天脾氣可能不好,說的話也可能有些過頭,這都是因為機械廠工人上訪這件事鬧的。為了把這件事情處理好,我提出如下意見,供同誌們參考。第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上訪工人的思想工作,在中午十二點之前,使他們回到工廠,恢複光明大街的交通。第二,立即追查打人凶手,嚴懲法辦。對挨打的工人,安排住院治療,並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第三,對賣出的襄漢機械廠的情況,進行一次認真的調查,對的要堅持,錯的要改正。第四,請市政府黨組能認真坐下來,總結工作經驗教訓,查找不足,把以後的工作做得更好。我的這些意見,同誌們同意不同意?”顧一順說完看著各位常委。

“同意。”

“同意。”

常委們都連連點頭。

“既然同誌們都同意,那就按這個意見辦吧。散會。”顧一順說完就站起身,誰也不看,第一個走出了會議室。

常委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市委書記真的發火了。大家誰也沒有說什麼,都默默地走出了會議室。

劉榮的心情是極其複雜的。作為市長,在市委常委會上,讓市委書記不客氣地批了一通,他還是第一次,按他的性格,他是受不了這個的。在市政府當常務副市長的時候,他和李子民的配合應當說是不錯的,李子民也是個急性子,有兩次曾因為工作,在政府的常務會議上對他分管的工作提出過批評,他那時就心想,作為副職,真是沒辦法,還要積極工作,還要看眼色,幹好了成績都是一把手的,幹不好問題都是副職的。沒有好耐性,副職是當不好的。那時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當正的,就衝讓人批評,讓人說的那股勁,也一定要做一把市長,要真正體現一次自己說了算的滋味。為此,他暗下決心,苦心經營,終於在市人代會上神不知鬼不覺地幹掉了李子民, 自己取而代之當了襄漢市的市長。當市長真的就說了算,在政府工作中真的就是以他為核心,想幹的真的就能幹,不想幹的,別人也真的就辦不成:他真正體會到了一把手的權威。然而今天,他的權威再次受到了挑戰,這種挑戰已經明確地告訴他:你不是襄漢市的一把手,襄漢市的事情你說了並不算。他的頭腦也真的是再一次清醒了。

他知道自己現在還鬥不過市委書記顧一順。他是省委派下來鍛煉的,當過省委的副秘書長,和省委書記們都非常地熟,他的理論水平和駕馭全局的能力都比自己強, 自己現在決不是和他鬥爭的對象。既然不是對手,也就該像當年聽信李子民一樣,老老實實地聽話,等機會成熟了,再取而代之。要爭取用一兩年的時間,像取代李子民一樣,取代市委書記顧一順。劉榮這麼想著,走出了市委辦公大樓,他上了自己的二號車,對司機說了聲“回政府”,就把頭往車後背上一靠,閉上了眼睛。

政府是不好進的,政府門前上訪的群眾還沒有散去,光明大街的兩端仍然由交通警察封著,各種車輛一律繞行。他的車隻好走政府後門的小道,左拐右拐,費了好大的勁,才開回政府的後門。車停了,他卻沒有下車,用手機把馬冠軍從政府大樓裏叫了出來。

馬冠軍是滿臉緊張的樣子,他也沒見過這麼多群眾來圍政府,而政府領導又沒有一個人出來做解釋,現在已經十點鍾了,政府大門是裏不出,外不進。他分管工業,賣機械廠又是他一手主持、策劃的,現在是誰都把問題往他的身上推。他一個人也不敢出去和上訪的群眾見麵。見到劉榮,他心裏才算有了底:“市長,這,這怎麼辦呢?”

“有什麼怎麼辦的?該解決就解決,不該解決就不解決,有幾個上訪的就嚇成這樣?改革能不觸動個人利益嗎?你去把上訪的代表請進來幾個,就說我市長要見他們。還有,你趕緊打電話找薑大山,叫他馬上到政府來見我。”劉榮吩咐完這些,才從小門走進了政府大院,回到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