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房貸首付宜降至二成
產業政策
作者:楊紅旭
應將當前首套商業房貸首付最低三成的比例進一步降至二成,二套商業房貸應由當前四至六成降至三至四成
8月底三部委出台的公積金貸款新政引發社會關注。一方麵,將二套房貸首付比例由三成降至二成,回到曆史最低水平,反映政府保護改善性購房需求的態度更加積極;另一方麵,由於公積金貸款額度不大,大部分購房者無法從新政中受益。於是,此政策頗有“雷聲大、雨點小”的味道。
今年3月下旬,六部委密集出台了三個文件,其實包括放鬆個人房貸的政策,彰顯了放鬆調控、支持住房消費的政策取向。其後全國房屋市場有所複蘇,但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回落,1-7月已降至5%以下,創過去十幾年曆史新低,從而繼續成為經濟企穩的絆腳石。於是,8月份連續出台兩個文件,分別放鬆限外和公積金二套貸政策。
國家的政策方針非常明確,然而效果仍不宜高估。回顧去年四季度啟動的這輪樓市複蘇,其中以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為主,核心的政策驅動力並非去年媒體熱捧的放鬆限購令,而是房貸趨鬆。去年的“9.30新政”和今年的“3.30新政”,是兩個放鬆房貸的重要政策,尤其是放鬆二套房貸。另外,去年以來的五次降息,也使房貸利率大幅下降。
房貸演變的五個階段
如果加上8月31日公積金貸款新政,那麼當前房貸政策,寬鬆到了什麼程度?不妨先回顧並梳理一下過去近20年房貸演變史,大致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8年至2005年,配合房改,大力支持。中國個人房貸製度建設與1998年房改基本同步。1998年出台的《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規定:支持城鎮居民購買自用普通住房(不包括高檔商品房、別墅),無住房補貼的首付為30%。商業性住房貸款利率按法定貸款利率減檔執行,比如期限為5至10年的,執行3至5年法定貸款利率,也即比基準利率略有折扣。1999年出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3年“121號文”規定:第一套自住住房仍執行20%的規定,第二套及以上應適當提高比例。購買房改房或第一套自住住房的(高檔商品房、別墅除外),仍有利率方麵的優惠,第二套無利率優惠。但此政策有爭議,後來並無嚴格執行。
第二階段:2006年至2008年9月,配合調控,逐步收緊。2006年出台的“國六條細則”規定:首套房貸首付比例不得低於30%,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築麵積90平方米以下的仍執行首付款比例20%的規定。2007年出台的“二套房貸新政”規定: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麵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不得低於20%,其他不得低於30%;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比例不得低於40%。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注意,這是首次提高利率下限。
第三階段:2008年10月至2009年,救助樓市,重新放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為了穩經濟、穩樓市,當年10月央行推出新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貸款利率的下限可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注意,這是第一次大幅擴大房貸利率空間,其後至2010年一季度,首套房貸打七折成為常態。同時,二套房貸利率也明顯下滑。
第四階段:2010年至2014年8月,重啟調控,持續收緊。2010年4月出台了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國十條”: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麵積在90平方米以上,首付比例不得低於30%,二套不得低於50%。並重新強調:二套房貸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2010年9月又出房貸新政:所有房貸首付比例(包括首套)都調整至30%及以上。2011年1月出台“新國八條”:二套房貸首付不低於60%。2013年出台的“國五條細則”: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進一步提高二套首付款比例,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可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其後,一線城市二套房貸利率下限上浮至1.2倍,個別城市將首付提高提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