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奇數之首,也稱陽數;一是數之始,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渾然如一,造化天地,是天數,天為一,至高無上;一除了表示數字外,還含滿、全、同、均、專等義,如完滿、每次、至尊、唯一、第一、統一、一切、一如既往等;國人猶崇一,如節日的新春初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都帶一,可謂“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給人以神聖感。
“2”:居偶數之首,也稱陰數、地數,地為二,有開天辟地的二,萬物因二而生。在使用上,可用雙、對、倆等字表示;既作數字,又作吉祥詞,廣泛用於對聯和生活喜慶之中。如成雙成對、佳偶、龍鳳、鴛鴦、並蒂等都有二的含義,備受國人喜愛。
“3”:為多數,天為一,地為二,天地之和為三,三生萬物,故數成於三。如漢字有三人成眾,三木成森。天上人間都偏愛三,如三光:日、月、星;三星:福、祿、壽;三寶:佛、法、僧;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三友:鬆、竹、梅;三元:解元、會元、狀元;三甲:狀元、榜眼、探花;常言事不過三;詩文中有三江、三山、三秋、三千、三令、三界、三色等,都含三的神秘。
“4”:為雙偶數,還可表示時空方位,如時間的春夏秋冬,空間的東西南北。4作為數詞,備受世人喜愛。如四德:元、亨、利、貞;四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友:梅、竹、蘭、菊;四雅:琴、棋、書、畫;還有“四書”“四庫全書”“文房四寶”,四年一屆的任職、運動會;四字成語千多條等。
“5”:是10位數的中數,象征公平。古希臘視5為健康向上的數,用五角星展示;中國視5為團結,有五星紅旗;五曆來受崇尚,如帝王的“五帝”,世間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人體的“五官”;名山“五嶽”;儒家的五倫:朋友有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構成萬物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文體上的“五經”:《詩》《書》《禮》《易》《春秋》,還有“五言詩”、“五線譜”、奧運會的五環旗等;形容世界的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等都含五的奇妙。
“6”:稱大數、全數,古典把空間的東西南北加上下稱“六合”,世人更崇尚6的奧妙和“吉祥順心”的含義,如常言“六六大順”,令人在婚嫁、慶典時選逢六的日期;古代兵書的《六韜》,兵法“三十六計”,天神“六丁六卯”,以及各種帶六的詞彙,如“六書”“六典”“六藝”“六部”“六親”等都含六的妙趣。白族人把6看成聖數,送禮必6份。
“7”:為神秘的巧數,令人崇拜又恐懼。如天上的北鬥七星、七彩虹,令人仰慕;喪事以7為戒律,數字47、74令人有不祥之感,盡管如此,仍受崇尚。如玩具“七巧板”,文藝上的“七絕”“七字聯”“七音階”,神話的“七仙女”“七夕相會”,7日為1周;美國人視7為幸運數,如波音飛機以7為型號。
“8”:雙數、陰數之極,有廣闊的時空含義,如四麵八方、四時八節。8自古就受世人崇尚,如“周易八卦”“生辰八字”“八拜之交”“八鸞”“八寶”“八珍”等;8與粵語的“發”諧音,深受港粵商崇愛,並波及內地人。西方人也把8看成幸福,把橫寫的8當無窮,正、橫寫8相加成幸福無窮。
“9”:是個數、陽數之極,世人視9為登峰造極、至尊之數。如“九天”、九五至尊(帝位);又因九與久同音聯義,成“天長地久”的吉祥數而受崇,如“九鼎”“九龍壁”“九龍杯”“九龍柱”;故宮的房間也蓋999間;9也是國人辦慶典選日子、作商標、寫字號、買牌號等的崇尚數;9的倍數也受崇尚,如十八羅漢、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2.日期趣數
循環日曆:每隔28年日曆的節假日會重複,如2031年與2003年的日曆相同。除閏年外,元旦與年末星期幾相同。
推算生肖年:以公元年份除以12的餘數與對應數判定生肖。如2008年衣12=167餘4,對應數4屬鼠年。生肖的對應數如下:鼠4牛5虎6兔7龍8蛇9馬10羊11猴12雞1狗2豬3(整除為猴)。
3.西方忌數
《聖經》裏背叛耶穌的猶太是最後晚餐中的第13個來客;星期五是耶穌被迫害、亞當食禁果的日子,在13號(星期五)耶穌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