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
6.春景
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
——唐·白居易
春且住,天涯芳草無歸路。
——宋·辛棄疾
7.春種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唐·李紳
春時耕種夏時耘,粒粒顆顆費力勤。
——明·馮夢龍
8.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
梨花風清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宋·孫惟信
(二)詠夏
1.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唐·高駢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紳
2.夏夜
明日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宋·辛棄疾
3.夏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劉禹錫
4.苦夏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
——宋·梅蕘臣
5.涼風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唐·王勃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裏風,飄颻吹我裳。
——唐·杜甫
6.端午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唐·張建
端午數日間,更約同解粽。白白籽粽美,青青米果新。
——宋·陸遊
龍舟爭快楚江濱,吊屈誰知特愴神。
——宋·餘靖
(三)詠秋
1.秋景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唐·劉禹錫
2.七夕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魏·曹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
3.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宋·蘇軾
八月仲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五代·韋莊
4.秋風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長風萬裏送秋雁。
——唐·李白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唐·劉禹錫
5.重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毛澤東
歲月往來,忽複九月九日。
——三國·曹丕
九月天氣晴,登高無秋雲,造化辟山嶽,了然楚漢分。
——唐·李白
天邊樹若齊,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唐·孟浩然
(四)詠冬
1.冬日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喧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唐·白居易
2.冬至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唐·白居易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唐·杜甫
3.冬雪
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毛澤東
(五)詠春夏秋冬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慧開禪師
三、賞月詩詞
(一)思月問月望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唐·李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山宮闕,今夕是何年。
——宋·蘇東坡
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
——唐·王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唐·張九齡
(二)元宵中秋月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唐·蘇味道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宋·歐陽修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