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陸遊 風格多樣的豪放陸遊詞(1 / 1)

陸遊兼有詩名和詞名,他雖然是用餘力作詞,但也是讓人仰視,他作詞視野非常廣闊。既有黃鍾大呂般的愛國詞篇,又有閑庭勝步的逸性之作。愛情和報國始終是他心中的兩個主題。對他的詞,曆代名家都是擊節歎賞。毛晉曾說:“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雄快處似東坡,超爽處似稼軒。”劉後莊也說:“放翁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飄逸高絕者,與陳簡齋、朱希真相頡頏。流麗綿密者,欲出晏叔原、賀方回之上。”如此殊榮,放翁聽了應該也要竊喜三分了。

陸遊一生的主要精力用於詩歌創作,“是有意要做詩人”,對作詞心存鄙視,因而,作為“辛派詞人”的中堅人物,與其詩相比,陸遊的詞數量並不多,存世共約一百四十餘首。但陸遊才氣超然,並曾身曆西北前線,因此,陸遊也創造出了稼軒詞所沒有的另一種藝術境界。

陸遊詞的主要內容是書寫愛國情懷,抒發壯誌未酬的幽憤,其詞境的特點是將理想化成夢境而與現實的悲涼構成強烈的對比,如《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回想當年,滿腹愴然。陸遊也有詠物詞和愛情詞,其《卜算子·詠梅》,上闋寫景、下闋表誌,顯示出身處逆境而矢誌不渝的崇高品格;《釵頭鳳·紅酥手》一詞,節奏急促,聲情淒緊,先後兩次感歎,蕩氣回腸,淒婉動人。

陸遊詞風格多樣,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真摯動人,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而有些詞常常抒發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或寓意深刻,又和蘇軾比較接近。最能體現陸遊的身世經曆和個性特色的,是慷慨雄渾、蕩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風格與辛棄疾比較接近。

但陸遊詞亦因風格多樣而未能熔煉成獨特的個性,有集眾家之長、“而皆不能造其極”之感。

陸遊的一生都在為恢複中原故土而奔波操勞。臨死前也不忘囑咐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的那種“位卑不敢忘憂國”的情懷感動了無數的熱血之人。但是他的大半生卻是懷才不遇,壯誌難酬,隱身於山林做一放翁。在他的愛國詞中,多有著一種報國無門的悵恨。

當年萬裏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陸遊《訴衷情》

此時的陸遊已是年老衰邁,隱居在故鄉山陰,但他對國事仍是念念不忘,心係故國。

當年,萬裏迢迢赴戎機,關山隱隱度若飛,揮戈躍馬,征戍在西北荒涼的梁州,隻為了能建功立業受賞封侯,如今關河夢斷。夢醒時,夜寂靜,掛在壁上的戎裝隻剩得一件色暗的貂裘,上麵纖塵滿布。胡騎的馬蹄聲依然響徹中原大地,他的兩鬢盡是滄桑,一腔的幽恨,隻能用淚水來訴說。誰會想到此生竟會如此,心時時在疆場,身日日閑在滄州。

劉師培說陸遊“劍南之詞,屏除纖豔,清真絕俗,逋峭沉鬱”,這種風格與他一生矢誌不渝的愛國情懷深密聯係。後來國家的局勢每況愈下,但是陸遊從來沒有放棄“萬裏覓封侯”的壯誌雄心。收複失地的夢想在他的心頭從來都麼有破滅。他就是這樣一個執著的詞人。他的衷心也是蒼天可鑒。隻奈何南宋朝廷的黑暗與腐朽,奸臣當道,忠臣義士又如何能施展他們一身的抱負,所以落得空留餘恨。懷壯誌統一國土,含悲憤宿願未酬。祠前唯見楠柏高,劍南詩興尚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