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厄劍停頓片刻,繼續講解。
地球蘊含著本源之力,雖然本源之力對於神明來說沒什麼用,但對於神明所在的種族卻是非常有用,本源之力能夠推動一個種族的進化,使得這個種族變得更加完美。
常有人說神明高高在上,視眾生如螻蟻,其實不然,每一個神明之下,都有著一個數量龐大的種族。
種族的信仰造就了神明,神明為了自身能夠永恒存在,越發強大,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擴張領地,讓種族不斷成長。
因為種族強大,神明就強大。
地球所屬的璀璨世界,現在之所以沒有神明,那是因為璀璨世界不具備誕生神明的資質,一個半神要想成為神明的話,至少要得到一百億人,持續百年的信仰之力。
隻有相當於道法自然境界的生物,才能產生信仰之力,以璀璨世界的發展來看,再過十億年也不可能產生神明。
而且,生物數量最多的地球上,沒有一個切實的信仰基礎,就算有,以地球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的情況來看,也不可能誕生神明,最多就能誕生神棍。
帝厄劍的語氣帶著不屑,說道:“遠古時代,黃帝吞噬三千蘊含本源之力的處子,他打算另辟蹊徑成神,可惜失敗了,他那會可不是什麼白日飛升,而是被璀璨世界的規則轟成渣滓了。”
按照帝厄劍的說法,成神非常難,所以黃帝所謂的白日飛升也就不可能是事實了,至於黃帝到底是被轟成渣滓了還是怎樣,陳躍並不想了解。
遠古時代的事情越了解越糊塗,還不如聽聽眾神時代的事情,起碼眾神時代距今幾億年,牽扯不到他身上。
璀璨之神製造了世界壁壘後,這個世界就成了璀璨之神的領地,按照神明之間的規矩,一個有主的領地是不會被其他神明入侵或者掠奪。
所以,璀璨之神開始往太陽係的各個星球上運送那些信仰他的生物族群,希望這些生物能夠在太陽係繁衍生息。
如果所有的生物都能平安順利的繁衍生息,璀璨之神就能得到越來越多的信仰之力提升自己的實力。
可惜,好景不長。
他安排在各個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死去了,凡是信仰璀璨之神的生物族群,沒有任何一個族群能夠完美適應太陽係各大行星的環境。
無奈之下,璀璨之神本想放棄了這個世界,可是他並不甘心,既然他的族群無法在這裏生存,那麼他可以發展這個世界的族群,讓這裏的族群信仰他。
事實上,璀璨之神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可是璀璨世界的多變毀滅了一批信仰他的新族群,其中就包括曾橫行地球的恐龍。
距今2億年前,璀璨之神離開了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回來,經曆了2億年,地球上發展出了新的族群和生態,至於其他行星則是變成了死寂之星。
眾神時代在2億年前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