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步非煙:月下花前,何以緣相許(1 / 3)

臨波倚闌幹,非煙望盡天涯路。煙花帶雨半空飛。有寒香襲,惹了紅柔,惱了新綠。

錦華暗約春簫聚。愁腸拋卻又相思,纖手泠弦度曲,胭脂淚憐語。

非煙驀然回首,燭影成雙,同誰紅塵裏緣許。難挽芳蹤去,夢裏相依,幾番沉醉。

世事蒼茫,流光悄逝,非煙孤單旅。獨自歌一曲,長夜喃喃自語。可憐月下花前,何以緣相許?

步非煙,臨淮武公業之妾,因媒妁所欺嫁於武。鹹通中,武公業任河南府(洛陽)功曹參軍。公務繁忙,常常無暇及家。鄰家子趙象因見非煙容貌纖麗,故以詩文相贈,非煙也回贈詩文,如此一來二去,日久生情,終於私通。大約一年後,因非煙曾經以小過錯鞭打過某婢女,婢女將私情全告訴武公業,武質問非煙,非煙堅決不說出實情,後非煙被武縛與柱上鞭打,非煙說:生得相親,死亦何恨。最後被武公業打死。其事記載於唐代皇甫枚所著的《三水小牘》中的《非煙傳》。

相思隻恨難相見

綠慘雙蛾不自持,隻緣幽恨在新詩。郎心應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擬誰。

無力嚴妝倚繡櫳,暗題蟬錦思難窮。近來贏得傷春病,柳弱花欹怯曉風。

畫簷春燕須同宿,蘭浦雙鴛肯獨飛。長恨桃源諸女伴,等閑花裏送郎歸。

相思隻恨難相見,相見還愁卻別君。願得化為鬆上鶴,一雙飛去入行雲。

——步非煙《答趙象》

這是唐朝才女步非煙寫給她婚外的情人趙象的四首七絕詩。詩中感恨傷懷,情意綿綿,讀來令人動容,讓人感歎。不難看出,步非煙才華橫溢,無愧一代才女的美名,但可惜的是,她因為父母包辦婚姻而嫁錯了人。後來又因為苦無知音,好容易遇到了年輕的書生趙象,而這個她依為戀人的趙象又是個好色卻無擔當之人。

步非煙不僅是才女,也是個美人。唐朝美人大都是豐滿型,而步非煙卻是輕盈纖弱的美女。步非煙雖是小家碧玉,但她工於音律,精通琵琶,更敲得一手好築,堪稱當時一絕。步非煙由父母作主,嫁給了河南府功曹參軍武公業。武公業身為武將,虎背熊腰,性情驃悍。與心思細膩的步非煙完全是兩種人,根本無從溝通。故而,步非煙經常深為憂鬱,倍感寂寞與失落。

郎心應似琴心怨

有一日,她在院中賞花,神情蕭索,柳眉微蹙,正好被隔壁舞劍時騰躍而起的趙象瞥見,武公業的鄰居姓趙,趙家有位公子叫趙象,年方二十,英俊端莊,頗有文才。趙象的父親去世,此時趙象是在家守喪期間,正在攻讀科舉課業。這個男人的朗朗讀書聲,也曾掠過步非煙的心波,使她佇足牆下,凝神細聽。驚鴻一瞥後,趙象難耐相思之苦,(忽一日於南一垣隙中,窺非煙,而神氣具喪廢食思之。)於是重金買通武家的守門人,懇求轉達對步非煙的愛慕之情,到了如疾如癡、茶飯不思的程度。(遂厚賂公業之閽人,以情相告.閽有難色。)門衛覺得此事難辦,但又不忍放棄重金,便讓她的妻子伺機去見步非煙,如實轉達了趙象的心意。步非煙聽了,隻是含笑凝睇,默而不答。(後為賂所動,令妻伺非煙閑處,具言象意。非煙聞之,但笑而不答。)趙象得知後,愛心狂蕩,不能自持,便在深紅小彩箋上題寫了一首絕句:

一睹傾城貌,塵心隻自猜。

不隨蕭史去,擬學阿蘭來。

——趙象

拜托門衛的妻子麵交步非煙。

步非煙讀了,慨歎良久,對門衛的妻子說:“我也曾暗中見過趙郎,好一表人材。可是我這輩子命薄福淺,不能嫁給他。”(非煙讀畢,籲嗟良久,向媼日:我也曾窺見趙郎,大好才貌。今生薄福,不得當之。嚐嫌武生粗悍,非青雲器也。”)

於是拿出灑金印鳳的紙箋,答詩一首:

綠慘雙蛾不自持,隻緣幽恨在新詩。

郎心應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擬誰?

——步非煙

趙象得詩,一連吟詠了四五遍,拍手笑道:“我的好事成了!”又用剡溪(今屬浙江)出產的玉葉紙賦詩答謝道:

珍重佳人贈好音,彩箋芳翰兩情深。

薄於蟬翼難供恨,密似蠅頭未寫心。

疑是落花迷碧洞,隻思輕雨灑幽襟。

百回消息千回夢,裁作長謠寄綠琴。

——趙象

詩歌寄去了十多天,門衛的妻子卻沒來回報消息,趙象憂心忡忡,擔心事情是否已泄露,或者是步非煙又改主意反悔。春日夜晚,趙象百無聊賴,獨坐前庭,吟詩解悶:

綠暗紅藏起暝煙,獨將幽恨小庭前。

沉沉良夜與誰語,星隔銀河半月天。

——趙象

第二天,晨起又吟詠這首詩時,門衛的妻子忽然來到,傳達步非煙的話:不要怪十幾天沒回信,隻因近來身體欠安;此次贈上一個連蟬錦香囊,以及一首寫在“碧苔箋”上的答詩:

無力嚴妝倚繡櫳,暗題蟬錦思難窮。

近來贏得傷春病,柳弱花欹怯曉風。

——步非煙

趙象欣喜若狂,把錦囊藏在懷裏,一遍又一遍地閱讀來詩,又害怕步非煙因相思而病重,於是又回詩一首:

見說傷情為見春,想封蟬錦綠蛾顰。

叩頭為報煙卿道:第一風流最損人。

——趙象

終於,機會來了,武公業在公府值宿,趙象逾牆而過,鸞顛鳳倒,一夜風流。自此之後,隻要武公業不在家過夜,趙象便前來與步非煙幽會。

就這麼過了兩年,事情再也瞞不住了,風聲傳到了武公業的耳中,他拷打守門人妻子,逼她道出始末。強壓怒火,佯稱值宿,伏於牆下,於二更時分抓住了趙象一片衣角,趙象本人跌回自家院落。武公業衝回房內,對正在梳妝打扮的步非煙怒吼,步非煙見事情敗露,淡淡說了句,生既相愛,死亦何恨。武公業揚起馬鞭,活活打死了步非煙。最後,以暴疾而亡的名義葬了她。

整整兩年,趙象作為一個男人,滿足於這樣的偷情之中,無所作為,甚至連私奔的念頭都沒有,私奔是要付出代價的。他更不知道,那女子淡定從容,不置一辯,任憑毒打,始終不開口求饒,承擔了這場孽情所有的悲哀與不幸。也許是用自己的生命以贖紅杏出牆的罪孽。

琴瑟難和諧

其實,故事的開頭就已經注定故事的結尾。唐朝的女人並非個個都像楊貴妃一樣豐腴肥美,也有輕盈瘦弱的美女。那是個寬容大度的時代,即使大家都在歌頌牡丹,也不會忘記瘦梅的美麗。步非煙形若纖柳,羅綺加身尚若不勝其重,不知道是不是出身小戶人家的緣故,她的氣質裏總有些惶恐和軟弱。當然這並不是那種令人生厭的怯懦和小家子氣。

她的眼睛是一汪清澈的潭,潭裏裝著文墨,裝著音律,裝著浪漫,裝著對愛情的憧憬。你以為她輕淺,那麼就縱身跳進去吧,你會像她的丈夫和她的情人一樣,被吞沒,上不了岸。

當一個小家碧玉,嫁給了堂堂河南府功曹參軍武公業。這時候,有朋友勸武功業不要娶她,一來小家碧玉無益於他的功名前途,二來漂亮的女人放在家裏是件危險的事情。

武公業不聽,雖然第一眼看見步非煙時,他隻看到了一個背影。那個背影讓他想去保護,站在天與地之間,用自己健碩的身軀給她撐出自在和安全。在準備提親之前,武公業去市場買了一隻鳥,挑了前朝的描金鳥籠來安置。他小心地將自己的手指伸到嫩黃的小鳥麵前,手指上放著一粒小米,他溫柔地勸小鳥去啄食,但是它驚慌地在籠子裏跳啊跳,還撲翻了盛滿水的小玉杯。他有些惱怒了,抖落手指上的小米,重重的將鳥籠的門關上,將鳥兒交給家仆去對付。步非煙沒有權利選擇婚姻,反正她才十六七,喜歡什麼樣的男人要什麼樣的生活,還是一件懵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