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也沒有將兩處地方聯係在一起,直到剛才看到了這處地方才想起了老頭的那個故事。
百畝方圓,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仔細搜尋的話,也就是一個多小時的功夫。
‘這裏有處帳篷。’
一聲大叫,是曹正海的動靜。
這小子別看身高體壯,膽子卻小得很。四周都有野藤厚草自然不敢前往,隻能選擇草疏木稀的中部探尋。
眾人聽到叫喊,立馬都圍了過去。
有帳篷,證明曾經有人來過。
沒有帶走,要麼是發了大財,帳篷不要了。
要麼是全軍盡沒,沒人帶走了。
四周人都圍了過來,這帳篷是叢林迷彩版,又在幾棵樹旁,上麵爬滿了拉拉秧,怪不得沒有發現。
帳篷不大,六角形,采用三杆或四杆交叉支撐,也有的采用六杆設計,注重了帳篷的穩固性,是“高山型”帳篷的常見款式。
對於這個,作為經營戶外用品的李一寶自然是如數家珍。
帳篷的拉鏈門敞開著,裏麵並沒有出現屍骨之類的恐怖東西。
裏麵落滿了樹葉,還有手電,登山繩,一個大背包。
背包裏除了一些壓縮食品還有瓶裝水,這是一個驢友的標準裝備。
將帳篷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發現有什麼價值的東西。
要真是普通旅遊的話,那麼這些驢友的遭遇很可能失屬於猜測中的後者了。
‘趕緊再搜一遍,看看有什麼可疑的地方沒有。咱們今晚很可能就在這裏宿營,安全第一。’
作為投資人的李一寶也很緊張,前車之鑒,那麼他們很可能躲不過去。
要是趕回村裏,再趕回來,恐怕時間都耽誤在路上了。
再說他們可不是普通的驢友,有幾個高手不說,更有利器在手,隻要驚醒一點,應該能夠應付的過去。
‘這裏有個洞。’
這回是韋金寶,拿著砍刀將附掛在崖壁上的藤秧砍掉,在距離地麵一米多的地方露出了一個直徑六十厘米的洞口。
‘古圓近方,這個盜洞打的有水平。不過應該是古代的無疑了。’
韋金寶摸著下巴,用刀身敲擊著略顯潮濕的洞口,故作很內行的評判。
‘拉倒吧,不懂咱就閉嘴行不。什麼古圓近方,還盜洞。你家打盜洞都是在石頭上打啊?’
說話的是小青頭,這小子一項不怎麼喜歡說話。可能剛剛挨了一爪子還沒好,心情不怎麼地,所以就懟了韋金寶幾句。
一陣冷風從洞裏吹了出來,陰濕中夾雜著辛辣,隻是除了吳龍飛根本就沒有人能夠聞得出來。
看來這個洞裏有毒物,具體是什麼不知道。
蜈蚣,蛇都是屬於火屬毒物,辛辣氣味隻有火屬才能有此氣味。
記下了此處洞口,等到搜尋完畢的時候,再好生將這個洞裏的毒物處理一下。
裏麵的東西除了危險之外,個頭肯定小不了。
強攻不行,隻能智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