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眾門大興(2 / 2)

而,佛門靈山道場卻是一片愁霧慘淡,原本好端端的一個取經法會,卻被一場意料之外的大敗仗將滿腹喜悅衝的幹幹淨淨。

釋迦摩尼如來強打起精神鼓舞眾佛陀的士氣,命令眾菩薩羅漢等等俱都高聲誦經,展露佛法,一時靈山之上梵音陣陣,仙樂齊鳴,從外看倒是看不出一點頹喪的氣息了。

可是,他自家卻知道這不過是欲蓋彌彰,咬牙強撐罷了。

雖說大戰的最後一截被佛門中人施法掩蓋,外人無法查探。但三界之中也總有那麼幾個神通廣大的人是瞞不住的,佛門最後求和方才不至於敗得太慘的事跡也悄悄地傳開了。

佛門聲望這下可真是從巔峰一下子跌到穀底,一場莊嚴肅穆的傳經法會最終卻也草草收場,搞了個有頭無尾。

經書倒也是傳下去了,可惜以此大揚佛門聲威的目的卻沒有達到,反而大大的有損名聲。

一時間,天下道觀興盛,談道論玄者比比皆是,盡皆揚眉吐氣。參禪修佛的,卻是籍籍無名,無人問津。

當此情景,佛門也無可奈何,隻得再次開始了艱難的傳經之旅。

由於禪宗一脈在東土一向暢通無阻,萬民欣然接納。因而釋迦摩尼如來便命禪宗弟子努力宣揚佛法,將佛陀們也放下了身段,開始認真接受信徒祈禱,消災解難。

如此數百年,佛門聲望方才漸漸回複過來,再次興盛。這卻是後話了。

佛門眾人努力消弭著戰敗的後續影響,回複大興的勢頭。人教太上老君看看佛門傳經之事已完,雖說有些不盡如人意。但是老君那邊卻已是仁至義盡了。又了了因果,於是老君心無掛礙。有感於截教衰落之後,道門弟子稀少,不足以宣揚道門實力,維護道門的聲望。況且三界之事已然越來越複雜,老君門人稀少,許多事都要親力親為卻也忙不過來。

因而,老君也起了多收幾個門人好自己偷懶的主意。

當下隨便找了個由頭,上洞八仙於是橫空出世。況且當年老君胡亂指點了一二的長眉真人所在的蜀山一派也漸漸興盛了起來。也可以勉強算是掛在了他老君的名下。

於是人教聲望一時大漲,從當年大貓小貓三兩隻的窘迫狀況,猛然成了三界數一數二的人口大教。而老君也對蜀山一脈態度曖昧,不置可否。算是默認了蜀山是他人教的地盤。

太上老君一時之間將他的人教壯大了起來,玉清境原始天尊自然也坐不住了。

不過他闡教比起來卻是低調了許多了,昆侖山山門雖然重新開始。卻是一向以蜀山派為先,不顯山、不露水,隻一味埋頭發展,忍氣吞聲。

這也是不得已啊,他闡教欠了佛門的,又與截教鬧翻了。老君雖然開始大肆擴張了,但論起來畢竟時日尚短,門人的實力參差不齊。他闡教說來那頭都不討好,自是仗著聖人門徒的最後的麵子,別人倒也不得不買賬而已。

闡教掌理昆侖山的卻也是個熟人,正是當年無緣仙道,轉世重修的薑子牙。

薑子牙雖被申公豹詛咒轉世為畜生道,不過聖人弟子,哪會讓他真的做了畜生,原始天尊不是麵子都丟到家了?

他在人間轉了兩世,最後又被雲中子接上山去拜了原始天尊為師。

這一世到頗有仙緣,如今道行在同期修行的人裏麵還算不錯。今番昆侖山再開山門,原始天尊便敕命他做了個掌門。

雲中子等人見此,也各自在自己的道場開宗立派,傳下了道統。

一時間,三界之中的散修也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各自搶占山頭,建立宗派,道門竟是大大的興盛了起來。

不過西牛賀洲因為三教的勢力都不前去觸碰,因而仍舊是佛門一家獨大。

南部瞻洲大荒山以西也盡歸了佛門,隻有東勝神洲和南部瞻洲大宋國佛門的影響力稍弱。

東勝神洲還好,各種寺院林立,佛法各流派的思想都有傳承,當然傳的最廣,影響力最大還是禪宗一脈。

南部瞻洲佛門卻隻有禪宗在艱難地生存,一眾王公平民等等俱都隻尊道門,崇尚積極有為的法家、儒家治國思想。佛門傳道甚是艱難。

當此之時,佛門也是改變了策略,不再奢求一家獨大。在東勝神洲凡事皆以人教馬首是瞻,更放下身段與蜀山派聯合,建立攻守同盟。

佛門因此更是如搭了順風車一般,竟就此一路順風順水地回複了聲望,在東勝神洲頗為興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