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遇多寶(2 / 2)

雲霄便欲告辭,慕白元神之軀也不欲久在老君處,恐惹人非議。

當下二人辭別老君,徑往天下各處遊曆,尋訪可以傳道之人。

慕白元神之軀心中雖早有定計,然而時機不到,也不與雲霄說,每日就帶著雲霄四處遊覽山川勝景,觀世情百態,日子倒也過得飛快。

如此數十年,天下終至大亂,兼並戰爭越演愈烈。

此時鬼穀子名聲日隆,拜師求道者絡繹不絕,然而鬼穀子卻擇徒甚嚴,非其人不傳,此時門下也不過三五個徒弟,其中便包括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另有孫武亦常來拜問,相與論兵。

慕白元神之軀聞之,心下喜悅,卻也不去管他。

且說老子在人間五十六年,看看無為而治的道統已然傳下,世間諸子百家已然漸漸興盛,三教九流都已有傳承,老子見諸事已定,便即跨青牛往西行,意欲了結道門與西方之事。

老子過函穀關,被尹喜留下,強拜為師。

那尹喜也是術士一流,善能望氣,故而能察覺老子非同凡人。

老子因在人族之中,又不能施法強行闖關,被逼不過,無奈之下,隻得收下了他。於是寫了道德經上下兩冊,交與尹喜,令其自行研讀,並傳之後世。

當下老子過了函穀關,穿過秦州,看看過了人族聚居之地,這才展開大法回轉地仙界,將當日從截教中抓去的多寶道人領出了八景宮,徑往西方而去。

路過驪山,有截教中無當聖母從中洞府中走出拜見,老君溫言勉勵。

無當聖母與多寶相見,大是痛哭。

彼時慕白元神之軀正與雲霄在人族中廝混,忽聞老君跨青牛出函穀關,當下急忙拉著雲霄追趕,遠遠望見無當聖母正與多寶道人述說別情,相對流涕,慕白元神之軀大叫道:“大師伯稍待,弟子有話要說!”

老君抬眼見是慕白元神之軀到來,微一皺眉,卻也並未刻意躲避。

慕白元神之軀與雲霄降落雲頭,拜見了老君,這才與多寶道人見禮,師兄弟等人分別四百餘年,自是悲喜交加。

慕白元神之軀轉頭對老君拜道:“大師伯,我還叫你一聲師伯。想我道門在封神之戰中死傷慘重,今日已是衰弱至極。多寶道兄乃我截教大師兄,身份不同尋常,我教中上下同門無不翹首望其歸來。今日師伯卻將多寶送入西方,豈不是自挖牆角、舉以與人?望大師伯明鑒!”

老君看了看慕白元神之軀,道:“我之心意,難道你不明白?”

慕白元神之軀道:“弟子自然知曉!但時勢不同,今我截教傳承未絕,多寶道兄又是截教首徒,以接引準提的精明,又豈會真心接受多寶師兄?如此,多寶師兄入西方要麼是被冷遇,要麼便隻是傀儡。則大師伯又能得到什麼?”

老君淡淡地道:“你不必管我能得到什麼?多寶入西方,若能分走西方氣運那自然是好。若不能分走,便助西方大興也未嚐不可!須知盛極而衰,當年你截教為何會敗落莫非你不知麼?”

慕白元神之軀聞言心下大悲,起身站立對老君道:“大師伯是打定注意要將多寶送入西方了麼?如此,弟子尚有一些話要對多寶道兄說。”

老君點頭,轉目他顧。

慕白元神之軀回頭對雲霄道:“我送送大師兄,你先回金鼇島等我。此事一完,我們再去尋訪有緣!”

雲霄聞言,美目掃了掃慕白元神之軀,點頭跨青鸞鳥而去。

慕白元神之軀轉身對多寶道:“我們邊走邊說。”

當下慕白元神之軀與無當聖母告別,與老君、多寶一道離了驪山。

慕白元神之軀於路對多寶連打眼色,多寶卻隻是麵色躊躇,猶豫不發一語。

看看行了三百餘裏,慕白元神之軀隻得駐足對老君道:“大師伯是一定要將我截教門人拿去還了你欠下的因果麼?你有沒有問過多寶師兄自己願不願意?”

老君掃了多寶一眼,淡淡地道:“此去西方亦是他的緣法,他又怎能不願!”

慕白元神之軀聞言回望多寶,見其麵色猶豫地道:“行前大師伯曾告訴過我此行的目的。貧道心下也認為大師伯所言不無道理。我道門已然衰弱不堪,如不分走西方教一分氣運,日後這天下哪裏還能有道門立足之地?況且掌教老師已然不在,一眾門人俱都無依。我入西方或許能從另一方麵保下截教一份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