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太上老君思及老師在上,自己這些做弟子的做事不好拖遝,又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頂牛似的看在一起,互不相讓。
當下說道:“此事久拖不決終不是辦法!既然我們都不願簽,索性除開那三十七個神位之外,我等一個不填。三教道門弟子誰該上榜,誰該輪回全憑個人機緣。你們看可好?”
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聞言,慎重地點了點頭。
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也隻有這個辦法才能解決了,雖說凶險了一點,但卻勝在公平,起碼看起來是公平的。
三人商議妥當,不約而同地看向鴻鈞道祖。
鴻鈞道祖睜眼說道:“如此也行!你等商議妥當,都認同了便好。”說著將封神榜中那已有的三十七個神位抹掉,這是三教聖人商議好的,無須重複。
鴻鈞道祖抹掉神位,對三清說道:“封神起時會有應劫而生之人出現主持封神,其人出世之後投入誰的門下這封神榜便由那教執掌,主持封神。你等這便可以離去了。”
言罷,消失不見。
三清各各告辭,分別回了道場召集弟子,訴說簽押封神榜之事。
通天教主回了金鼇島,召集弟子說道:“封神大劫將起,天下修士未斬三屍者均身在劫中。爾等從今日起宜緊守山門,莫要再下山沾惹紅塵。墜入劫中,為師也保不得你們。”
當下在碧遊宮外立下一聯:緊閉洞口,靜頌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
當下通天教主說道:“從今以後金鼇島不再開講,直至大劫結束。你等可回山潛修,莫要在外沾惹煞氣。”
言罷,不再理會眾人紛爭。
截教仙人一時聞言大驚,他們是知道封神榜之事的,不過一直以來仗著聖人門徒的身份,根本沒把什麼大劫放在眼裏,每日裏自在逍遙,那有什麼煩惱?
這下聞聽通天教主說的如此嚴重,一時心中都有些惶惶難安。
多寶道人見狀連忙喊道:“眾位師弟不必緊張,這次大劫起因乃是闡教弟子犯了殺劫。我等隻須遵照師命緊守洞府,安然等待這次大劫過去便了。”
截教眾仙聞聽此語,這才放下心來,各自朝著碧遊宮施了一禮,回轉山門去了。
八景宮、玉虛宮中,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也各對門下弟子警戒了一番。
不同的是人教玄都大法師注定不會上榜,心中安定。而闡教仙人卻是心下惴惴不安,心中恐懼。
卻說流波山中慕白元神之軀從入定中醒來,六耳獼猴將近日三界所發生的大事回稟了一番。
他聽知封神榜已立,心下一陣焦慮。
此時殷商武乙在位,算來不過剩下七八十年國運,時間緊迫啊!
當下掐指一算,想要知道主持封神之人現在何處。
那薑子牙三十二歲上昆侖山修道,七十二歲下山扶周滅紂,此時應該已經出世了才對。慕白元神之軀隻知道他是東海許州人,具體住在哪裏卻是不知。
當下掐指算來,竟緲無頭緒。
心知應劫而生之人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算出來的,就算聖人也不可能知其蹤跡,否則也不可能等到薑子牙三十二歲時才自己慢悠悠地走到昆侖山拜師。
當下隻得平複心情,叫六耳獼猴等人緊守山門,徑自駕雲往東海許州而去。
欲想大海撈針,撞撞運氣。
慕白元神之軀來到許州,按下雲頭,混跡人群之中四處打聽薑子牙的住處。
一連數日,走遍了大街小巷,那薑子牙卻杳無音訊。
慕白元神之軀也不著急,反正時間還早,索性重溫一下人間風情。
紅塵練心,也算修道的一課。
此時道門雖然大興於天下,道觀卻還很少,慕白元神之軀隻得找了一處客棧棲身。
這日,他來到許州城外,突然心中一動,緩步來到城東山前。
眼見此處山明水秀,風水甚佳,山勢俯伏有威,乃是孕育將相之才的所在。
當下走進山中,見前方一座茅屋,甚為破舊。
慕白元神之軀走近一看,此屋荒蕪已久。
當下尋左近村民打聽薑子牙蹤跡,卻聽村民說道:“此處薑姓人家就此一家,隻有母子二人,早已搬走,不知去向,卻沒有一個叫薑子牙的。”
慕白元神之軀無奈,隻得遊覽了一遍人間風情。
此時武乙在位,乃是守成之君,天下倒也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慕白元神之軀轉了一圈,心中不住點頭。看看無事可做,便欲回轉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