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鎮守邊境的三萬餘的軍隊終於全部退守到了真水城外八十裏的一處開闊平原上。之後,張子儀就讓他們在平原上安營紮寨,並宣布不得他的軍令不得擅自出戰。之後張子儀又以兵力緊張為由,把押運糧草的肥差交給了擁有私兵的當地世家大族。之後,也就沒了其他的命令。
張子儀選擇在這種沒什麼利用價值的開闊平原安營紮寨,自然是有人不滿的。可既然張子儀已經是都督,也就沒人敢在明麵上反對他了。另外,張子儀還在自己賬下的那些草包中發現了許多個不善的眼神,而這其中又以一個叫做江壟濤的大將軍為最甚。張子儀明白,這個人是因為自己殺了他的弟弟而記恨自己,而至於另外幾個不善的眼神想來應該就是他的同黨了。
張子儀也不擔心,因為他們那些跳梁小醜火不了多久了。因為張子儀已經挖好了一個大大的坑,如果這個坑能埋伏的好的話,差不多能在擊退敵軍之後還能借敵人之手把這東吳的世家大族給好好的收拾一下。想到此,張子儀就哈哈的笑了起來。下了座位走到江壟濤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龍套啊,你是個人才啊。可千萬不要辜負我對你的期望啊。”說完,張子儀一揮袖子大笑著出了帥帳。
眾人見張子儀一副放浪形態,都多多少少都有些失望。江壟濤的眼神更是隱隱要噴出火來,要不是他想此次東吳失敗之後必須要有人來背黑鍋的話,他早就對張子儀下手了。所以,相對於對身邊幾個親信的怒不可遏,他還是選擇讓自己暫時隱忍一下,等侯爵治了張子儀的罪之後再對張子儀下手。
……
選了這麼個無腦的地方安營,張子儀賬下的那堆庸人都覺得不妥,就更別提大紡軍裏的謀士團了。所以,他們也是安安心心的把這十萬大軍放在一個不遠的地方安起了營。其實如今大紡軍完全可以擊鼓進軍的,隻是於傑空有些不敢相信張子儀竟這般無能,所以還在猶疑著,暫時沒有下令全軍出擊,而是每日都派幾個武將前來叫陣。不過東吳軍一直都很怕的樣子,一直縮在大營裏不出來。
如此相安無事的過了幾日,大紡後方的糧草也慢慢地跟了過來。因為軍隊距離城池實在有些遠,怕糧道被偷襲,於傑空又派了兩萬士卒,百米一營,共四百五十營,連營九十裏看護著糧道。見大紡軍如此穩健,吳國這邊都有些著急,但唯一不急的就隻有張子儀這個東吳都督。依舊是每天喝點小酒,練練字畫,看點閑書,生活好不愜意。
如此又過了一兩日,此時大紡軍的帥帳裏早已是請戰聲一片,都想搶先立下此功。於傑空思慮了一下,正準備點將出征。卻是有一位仙風道骨,氣質十足的老者突然從謀士團裏站了出來。於傑空一看,卻是陪他父親征戰了多年的謀士重臣趙江有。隻見那趙江有捋了捋下巴上的山羊胡,略微有些自得道:“工口(於傑空表字)殿下,老臣有一計,或可解殿下之憂。”於傑空有些欣喜,“江有,別再賣關子了,有何良策快快講於我。”
趙江有自信一笑,道:“殿下可親寫一封招降書招降那張子儀,這一來表我殿下愛才之心;二來若是張子儀他拒降,則等東吳兵敗之後,也能拿這封招降書堵住張子儀那些師兄們的悠悠眾口。
於傑空略一思慮,便覺得趙江有此計甚妙。就馬上親筆謝了封長篇大論、辭藻華麗、給夠張子儀麵子的招降書讓人送去東吳軍營。
……
東吳大營,此時張子儀的正在自己帳中喝酒看書,聽到終於有大紡的使者前來招降,張子儀的心裏總算鬆暫時了口氣。其實別看張子儀這幾日看上去挺悠閑的,其實他心裏也一直在擔心一件事,就是怕大紡軍中沒有一個聰明人讓於傑空寫這封招降書。現在,既然這封招降書已經送到,那他的計劃就已經成功了大半了。接下來就得看自己的演技了,張子儀歎息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