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十九章 陶俑事件(14)
第一卷 第七十九章 陶俑事件(14)
密室裏麵有空氣不奇怪,但是有能讓人呼吸的空氣就太不可思議了。
空氣並不幹淨,是混合氣體,還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病毒,成百上千年不流通,不用紫外線消毒,就會變成毒氣。
可是我沒有戴防毒麵具,呼吸密室的空氣,沒有感覺到任何不適也就是說,地宮裏麵的空氣是流通的。
郭中雲猜測,“驪山三元洞裏麵的風口很可能是地宮的空氣流通口。”
螭龍皮防水,而我們的背包都裹在皮中,所以裏麵的土貨沒有損失。
我們打開探照燈,觀察了一下周圍的環境。
夏03鬱悶道,“怎麼還在青銅密室裏麵,咱們不會還在地宮外麵徘徊吧?”
郭中雲說,“關於秦始皇陵的傳聞都是從秦派傳出來的,據說秦始皇陵上有九層龍台,下有五層龍台,之所以這樣設計,取自《周易》‘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之句,九五是六十四卦中上泰之卦,就是最好的卦象,隻有帝王可用。”
據說五層龍台周圍設置了重重機關,隻有通過這些機關才能進入地宮。
這片四方沙地中究竟暗藏何種機括,我們不得而知。
郭中雲指著前麵一塊沙地問我,“螭龍皮在這裏發現的嗎?”
我點點頭。
郭中雲說,“真是奇怪,那夥盜墓賊的腳印到這裏就消失了。”
夏03疑惑道,“螭龍皮如此稀有珍貴,他們就這麼舍棄了,太奢侈了。”
夏03話音剛落,四周銅壁突然發出蹦蹦的震響。
郭中雲是老土夫,他直覺十分敏銳,此時他臉色一變,叫道,“壞了,咱們陷入絕地了!”
我已經察覺到了,距離我們十米多高的青銅巨頂緩緩沉落下來,我們無處可逃,當巨頂落下來時,我們都會變成肉醬。
夏03道,“咱們什麼時候觸發機關了?”
誰知道呢,或許是我們其中一個人走錯了一步,觸發了埋在沙地裏的機關。
當我們抬起頭,心裏算著還能活多久時,徐三禾卻俯下身,研究著沙地。
徐三禾用手掌輕輕撥開沙層,露出青銅地麵,上麵陰刻著字符,我師傅周05對古語言很有研究,我跟著他學了不少那方麵的知識,所以一眼就認出來,那是秦朝小篆“六”這個字。
徐三禾說,“秦始皇采用了九流之一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水德自居,水德尚黑,所以秦禮為黑,水德相應的數是六,所以秦規為六,所以說六這個數對秦朝有重要的意義。”
這個我知道,秦朝的符傳長度,法冠高度皆為六寸,車軌為六尺,一乘為六匹。
徐三禾說,“沙層下麵肯定還有其他青銅刻字。”
郭中雲修煉的是內家拳,他將螭龍皮當掃帚一樣卷在手裏,隻見他輕輕一掃,大片的沙層就被刮走,地麵上露出一個半圓形的青銅地麵。
隨著郭中雲腳步騰挪,周圍的沙層不斷被掃開,很快我們又發現了十幾個青銅刻字,皆是一到九的數字。
我和夏03不會武功,卷著螭龍皮,一下一下的掃。
當青銅巨鼎距離我們頭頂隻剩下五米時,周圍的沙地基本上都被我們掃了一邊。
當所有青銅刻字全部浮現出來以後,就比較直觀了,一共96個青銅刻字,整體看是一個“回”字。
數字排列雜亂無章,以我的智商竟然看不出什麼門道。
郭中雲也撚著胡須,鑽研著青銅刻字,而徐三禾已經打開背包,取出一樣土貨,我仔細一瞧,是一部古書,頁麵破破爛爛,看著有些年頭了。
徐三禾站在“回”字中間,一邊觀察著青銅刻字,一邊翻看著古書。
郭中雲似乎認識那部古書,我看到他臉上閃過一絲訝異,然後微微點頭,似乎明白了什麼,就問,“郭堂主,那部古書是什麼?”
郭中雲笑道,“那是《九字法門》殘篇。”
我愣了一下,搜索了一遍自己的知識儲備,竟然從未聽過一本叫《九字法門》的古書。
郭中雲說,“秦始皇前六十年,白起為秦昭王征戰六國,功勳赫赫,最終因功高震主,被秦昭王賜死,可是絕少有人知道,白起死前曾寫下一部兵書,裏麵記載了自己畢生所學,其中最厲害的就是擺兵布陣九字法門。”
我吃驚道,“難道白起寫的兵書就是《殺經》?”
郭中雲點點頭道,“白起的《殺經》並沒有流傳於世,而是埋葬在白起墓中,墓中的《殺經》早在西漢時期就被秦派盜走了,當時秦派大掌眼看過此書後,震驚的三天三夜口不能言,夜不能寐,因為此書所記載的擺兵布陣九字法門太過驚世駭俗,最終決定將此書一分為六,分別由門下六堂分別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