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腎養生法
經驗交流
作者:趙芳 趙合名
1 強腎是養生之本
中醫學認為,腎是人體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所以強腎應是養生之根本。
中醫學對腎的機能,兩千多年就提出了“腎主水”的理論,認識到腎與體內水電解質代謝有著密切的關係。但中醫學的“腎”並不隻是現代解剖學所描述的腎,而是概括了一係列有關生理功能的總稱,包括了現代醫學的生殖、內分泌和神經係統等。
腎藏精 中醫學的“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藏之於腎。腎精的來源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之精稟承於父母,先天之精即陽,又稱元陽,對髒腑、經絡、身形起溫煦、生化作用,即具有促進機體代謝過程,調節機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以及管理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各器官的功能,即現代醫學的性腺、整個內分泌係統的植物神經係統的結構和功能。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由脾胃生化,即“水穀精微”,現代醫學指已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構成人體組織、維持機能活動的營養物質。中醫學又稱為腎陰、元陰、真陰、真水,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對各髒腑、經絡、身形起濡潤、滋養作用。
腎精能化氣,腎精所化之氣稱為腎氣。腎氣是由腎陽蒸化腎陰而產生。蓋腎陰腎陽都以腎所藏之精為物質基礎,所以腎的精氣包含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麵。腎的精氣盛衰關係到生殖和生長發育的能力。腎精充足,則腎氣旺盛,生長發育和垂死功能正常,精力充沛,體力強壯。反之,腎精虧耗,則精氣漸衰,生長生育不良,或形體衰老,精神萎靡,性機能和生殖機能減退。
腎主水,腎主納氣 腎髒是人體的重要排泄器官。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終末產物、多餘的水分和進入體內的異物,主要通過腎髒排出。腎髒在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保證細胞內環境相對穩定方麵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中醫學認為體內水液平衡的調節,主要靠腎的氣化作用。
中醫的腎,包含植物神經的結構與功能,主要分布於內髒,包括肺的運動和感覺神經。在肺根的前後方,由迷走神經的支氣管與交感幹的2~5節組成肺叢,支配支氣管和肺血管的舒縮,以及黏膜腺體分泌和參入肺牽張,因此“腎主納氣”就不難理解了。
腎主內分泌及植物神經 中醫的“腎”囊括了內分泌及植物神經係統的功能。內分泌係統是人體機能調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分散於全身不同部位的內分泌腺組成。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有腦垂體、甲狀旁腺、甲狀腺、腎上腺、胰島和性腺等。內分泌腺分泌的活性物質稱為激素,由腺細胞直接釋放進入血液,對機體的代謝、生長、發育和衰老起調節作用。
植物神經是整個神經係統的一部分,主要管理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各器官的運動,司新陳代謝的機能,保證機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因其機能不受意識支配,所以又稱自主神經係統。
腎主骨生髓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腎藏骨髓之氣也。”《靈樞·海論》說:“髓者骨之充也。”說明腎藏精生髓,骨髓滋養骨骼。中醫學認為腎髓充足,骨骼得養,則小兒骨骼生長發育正常,成人骨骼堅固有力。若腎精虛少,骨骼的化源不足,不能營養骨骼,便會出現腰膝酸軟,甚至腳痿不能行動。
從現代醫學觀點來闡述腎生骨、生髓,合乎情理。腎包括內分泌,其中生長激素、甲狀腺素、雄激素均有促進骨骼生長發育的作用:腎小球互不幹涉旁細胞分泌促紅細胞生成因子。該因子能促進肝、脾產生的紅細胞生成素原變成紅細胞生成素,刺激骨髓中的細胞分化成熟。
由於腎藏精,主人的生殖、生長發育、衰老。臨床上所遇到的性功能障礙,男性精液稀少、陽痿、早泄、遺精和女性無月經、原發性不孕症者,均可以補腎治療。
腎髒——人體先天之本,腎髒——人體的生命之根。細心嗬護你的腎髒,堅持做好“強腎養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