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們這就和達爾文穿過了人類行為的風景,步也快散完了。接下來我要帶您走近尾聲了。希望我在序言中的期待都已成真,您已經能夠通過達爾文的視角更好地看待人類的行為,並且了解了思考的方向,而這並不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
很多寫得不錯的書裏都介紹了進化、人類和人類的行為。許多科學家也對我們的行為進行了分析,並且把結論寫進了極富教育意義的學術作品中。這一點不僅對科學而言非常重要,就人類對自己的認識來說也不可小視;想要得到精準的認識,是需要進行很多研究才能實現的。對此感興趣的人越多,情況就越有益。可是,這類書有兩個缺陷。第一,它們大多誕生於科學家之手,在讀者方麵並沒有留意到普通人。讀者在擁有必要的知識“行李”的同時,還需要掌握一大堆心理學或生物學的知識。不是每個人都具有同等的“行李”或基礎知識的,所以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打開這些書的大門仍然緊閉。第二,這些作品給人的印象是,要探尋書中所描述的行為元素,就得經曆一場非常艱辛的旅途,必須潛入實驗室才能發現人類行為的重要特征;要麼就得是一個經過訓練的觀察者,最好鼻子上還架著一副哈利·波特式的圓框眼鏡。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那些學術理論之前,得觀察好久。
在這本書中,我努力繞過這些缺陷,既沒有要求您帶上知識“行李”,而您也不必具備什麼專業知識。這並不意味著我認為您沒有這樣的能力,不是的,我是不想讓這本書成為您的一項繁重任務。您隻需每天晚上讀一篇通俗易懂的科學小文章,通過一種輕鬆的方法來了解自己,不用費太多勁兒,這些就足夠了。接下去,也正是我最重要的意圖,即打破科學界那種自負的觀點,認為人們需要昂貴的實驗器具或精細的觀察技術才能看到、聽到、嗅到人類行為的進化。其實不然,隻要你想,隨處都能看到過去遺留下來的無數行為特征。大街上、電視上、露天咖啡館裏、超市裏、公共汽車上、餐廳裏、候診室裏,我們日常生活所到之處,人們都在忙著各種各樣的事,他們仿佛是想描繪一本有關人類行為生物學的手冊。在我們的口頭和書麵語言中,就能找到行為化石。聽一聽人們說話的內容和方式,讀一讀他們寫的東西,留心他們每天在忙什麼、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如果您仍然覺得需要一間實驗室才能觀察到行為生物學和進化心理學的研究現象,那就去隨便找個視線範圍內的人吧。年輕的年長的、女人男人、老人小孩都行。在全天二十四小時中,我們就是行為生物學最好的例子。
這一切都有好處嗎?透過進化的眼鏡來觀察我們自己,對人類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就隻是個有趣的智慧小工具,能讓你在宴會上找到一點樂子嗎?或者隻是作為臨睡前的放鬆閱讀?如果這些對您來說已經足夠的話,那我就把它當作禮物送給您。不過,我想其中的作用遠遠不止於此。我特意把《達爾文主義讓你快樂》這篇文章放到結尾處,算是一種總結式的尾聲吧。對很多人而言,這就可以作為答案來回答“掌握一些關於我們自己的知識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答案便是,它能為我們找到內心的安寧提供巨大的幫助。在這裏我隻說我自己。在我研究了幾十年人類的行為和進化後,得到了一種體會。這種體會就跟幸福差一點點。之所以這麼說,是不想讓達爾文主義太像毒品,好讓馬克思有機會跟描述宗教似的,稱其為“大眾的鴉片”。不過,一旦具備了跟人類有關的知識,就能趕走恐懼,尤其是疑問。而這些恐懼和疑問,都是由一場場通過超自然的力量去追尋生命意義的探索之旅喚起的。信仰也許很有趣,不過理解才是關鍵。就此,達爾文主義給我們提供了一根極其有力的杠杆,使我們掌握了有關人類的基礎知識,了解了人類的起源和根基。對此,所有人都有挖掘的權利;每個男人、女人,甚至小孩,都可以來努力積累財富。
掌握人類行為的基礎知識並不是多餘的,針對這個事實,我還要給出一個論點。在不久的將來,那些知識也許會被運用到實際中去,不過就今天而言,行為生物學和進化心理學還隻是純科學理論。研究人員們通過分析,以神聖的科學之名發表文章,不過,要讓這些學科為改善或治愈人類的行為做出實際的貢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沒錯,就是治愈。這下,我們要聯想到精神病學了。如今,這門學科為了更好地治愈心理疾病,正在尋找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