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天,又來了一位小男孩,問老板薪水怎麼算,老板同樣是說領日薪。小男孩聽了就笑了笑,對老板說,可不可以在節日和周末時,把日薪的抽成比例調高,領當日收入的十分之二,如果當天收入超過一萬元,就領十分之三。老板哈哈大笑摸著小男孩的頭說,你真聰明,還知道節日和周末的生意比較好,就按照你所說的去做吧!不過,就算是節日或周末,營業收入要超過一萬元,可不容易啊!”
“小男孩卻不管老板怎麼說,他接手之後,就開始工作了,每天一早都用清水把水果洗上一遍,然後每天還不停地變換水果的位置,節日或周末時,就貼出幾張海報,寫著消費滿一千元就送一百元的水果,任憑顧客挑選。想不到第一個月,小男孩就領到了三萬元以上的薪水,等於平均日薪一千元以上。水果攤老板雖然付出了不少薪水給小男孩,但他也樂得每天坐在搖椅上,看小男孩跑進跑出的,為他賺比以前更多的鈔票。”
“幾年後,小男孩賺夠了錢,就把老板的水果攤買了下來。經過他的巧思,設計出了更多促銷方案,生意比以前又更好,利潤當然也更高,於是他又開了第二家店。幾個月後又開第三家店,等到小男孩長大成人時,他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了,不到三十歲就擁有了榮華富貴。”施得擦了擦頭上的汗水,“根據調查,全世界的上班族,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不滿意老板給的薪水,即使知道老板的生意下滑,收入減少,這些人仍然主張老板要付更多的薪水。很顯然的,這百分之七十的人,就是第一個來應征水果店的年輕人。他們要的隻是一份保障,不管他們是否有全力去工作,或者他們的上班是否真的可以幫到老板,他們就是要老板給自己一個穩定且不能打折扣的死薪水。”
見施得想要表達的意思逐漸明朗化了,葉達成也直起了腰,擦了擦頭上的汗。
“同時有理由相信,在這百分之七十的上班族中,也有不少是第二個來水果店找工作的小夥子,這類的上班族,都以為天底下的老板,一生下來口袋裏就塞著一堆榮華富貴,住豪宅開好車吃美食,如果老板不多分點好處給你,就是小氣吝慳,或心胸狹隘的守財奴。因此,隻要工作一段時間,發現老板不是很大方,或者感覺自己從事的產業沒有發展前景,就立刻跳槽走人,結果就是不停換工作,然後,不停地在新老板麵前咒罵舊老板的小氣和不是,直到老邁,還是找不到榮華富貴。”
有點意思了,葉達成微微一笑。
“天底下沒有一個老板,會送你榮華富貴的,老板能給你的隻有機會,你隻有掌握手上的機會,為老板創造財富增加收入,為公司賺到更多利潤,你才能反過來借用公司和老板的資源,讓自己也水漲船高。不管你是賣水果或賣計算機,是做熱門或冷門產業,隻要你能想通這個道理,你就能像小男孩一樣,從老板手中接下更多的榮華富貴。”施得伸出雙手,攤在葉達成麵前,“葉董,我就是那個賣水果的小男孩。”
“哈哈哈哈……”葉達成被施得的樣子逗笑了,“你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呢?不過也別說,施得,你的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其實很有內涵,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如果我給你資源和渠道,你會在為我帶來財富的同時,自己也同時獲益。”
“一定要先讓老板獲益,我才能獲益,這是最關鍵的前提。”施得放下的鐵鍬,看向了葉達成,“葉董,不知道我的故事您喜歡嗎?”
“我的孩子和你差不多大,你叫我一聲葉叔就行了。”葉達成也放下了鋤頭,朝桌椅走去,“故事是不錯,道理也有,我就隻有最後一個問題了。”
“葉叔請講。”施得心中暗喜,葉達成對他的認可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八十的程度。
“你真的深信因果和輪回嗎?”
“信!”施得斬釘截鐵地說道,“佛說,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是佛教的因果觀。但因果觀念,全是由佛教傳來的嗎?不是,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老人們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以上,都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因果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