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職業道德,拓展職場的必備法寶(1 / 3)

公司的事,最好別跟外人說

不管對方是你的好朋友還是在飯桌上剛剛認識的陌生人,在交談的時候,盡量避開敏感的話題,不要將自己公司發生的事情全部告訴對方,這樣會讓你變得很危險。

人生存在社會中,那麼必然就會與周圍的事情發生聯係。可能你會覺得自己和陌生人不會有任何的聯係。但是當某一天你發現自己所說的事情,竟然會被陌生人知道的時候,你就應該意識到聯係是無處不在的。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個理論,那就是“六維空間理論”。這個理論指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都存在聯係,要想將你們聯係起來,那麼你們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個理論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通過這個理論,我們應該認識到一點,那就是不要覺得自己的言行不會被別人知曉,也不要覺得自己和任何不認識的人沒有關係。

在工作中,你身邊的同事往往成為你不滿的對象。甚至是你的上司,你都有理由對他們產生不滿的情緒。但是介於你是公司的一員,你和同事之間的工作關係阻礙了你們的交流,自然你也不想向他們抱怨,害怕自己的抱怨聲被對方當作邀功的武器。於是你會選擇將自己公司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不滿宣泄給公司之外的人。這些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公交上坐在你旁邊的任何人。隻要你將公司的事情當作故事講給對方聽,那麼你就應該意識到你所說的可能會被公司的人知曉。

每個公司都可能會發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甚至是一些罕見的奇聞。如果是好的事情你說給別人聽,那麼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如果你將公司的一些內部糾紛和醜聞講述給別人聽,那麼別人自然會很感興趣,甚至還會以訛傳訛。這些話很有可能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聯係進行傳播,那麼也就很可能會傳到你上司的耳朵裏。當他知道傳播的根源是你,可想而知,你在公司的地位必然會受到衝擊,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說公司的事情,沒有必要向外人說起,這對你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同樣,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外人希望聽很多有趣的事情,而一些心懷鬼胎的外人還希望通過你的口了解到你們公司內部的事情,甚至是機密。你作為公司的一員,應該具備員工的基本素質,即責任感。因為就算你所就職的公司再怎麼不好,也是給你發工資的地方,也是保證你生存的場所。如果你不負責任地將公司的事情講給了外人,那麼很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形象,甚至會對公司的業績產生影響,這樣也就間接地影響到了你的收入,也會對你的利益產生影響。

很多時候,你向外人講述公司的事情,可能是很不經意間的。俗話說的好,“禍從口出”,如果你表達的是對公司某個員工的不滿,那麼聆聽的對象很可能會將你的話告訴對方。也許你會覺得聆聽者和你抱怨的同事根本不認識,對方根本不會知道。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想一下“六維空間理論”,你還會覺得人與人之間沒有聯係嗎?你還會覺得世界上存在不透風的牆嗎?

張少華是一家外企的企劃人員。因為公司的規模很大,企劃人員也相對要多一些,在他們部門一共有五位企劃人員。因為自己的資曆比較淺,其他四位的資曆都很深,那麼難免在工作中會出現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就拿前幾天來講,公司業務很多,便要各部門自己安排周末的加班人員。雖然加班有加班費,但是誰都希望周末能夠好好休息一下,畢竟平時的工作就已經很壓抑了。張少華的部門一共五個人,安排加班自然要商量決定,沒想到比張少華資曆老的王鵬竟然沒跟他商量,將他報了上去。這件事情讓張少華很不滿,但是介於都是一個部門的同事的原因,他沒說什麼,也沒有抱怨什麼,但是這件事情就是讓他心裏不平衡。

當天晚上回到家,一個朋友約張少華出去喝酒。因為白天的事情,張少華心裏很不爽,自然也希望有人陪他喝酒。晚上,張少華邊喝酒便將白天發生的事情告訴了那位朋友,並抱怨王鵬很霸道。那位朋友說本來還想周末約上張少華和其他幾位朋友去爬山呢,這下張少華也去不了了。

這件事情過去有一個多星期了。一個周二的早上,張少華剛來到公司,正好碰到了王鵬,他跟王鵬打招呼,而王鵬卻沒搭理他。當時,張少華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兒。後來,在工作中,王鵬經常會刁難張少華。他實在忍不住了,便問王鵬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沒想到王鵬說道:“我怎麼對你了,上次安排了你加班,你當時有什麼意見可以說啊,幹嗎背後使絆子,到處說我的壞話?”

張少華聽了這話,一下子愣住了,他沒想到王鵬會知道。事後,他問朋友,朋友說他在爬山的時候,隻是簡單地跟其他幾個朋友解釋了一下你沒來的原因,也不知道是怎麼傳到了王鵬的耳朵裏。從那之後,王鵬就再也不和張少華一起工作,兩個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僵。

人與人之間的聯係有的時候是隱形的,你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錯在哪兒。但是如果你將自己公司的事情講述給外人聽,這可能就是你失敗的原因。在很多時候,你隻是簡單地發泄自己的情緒,卻沒想到自己說的話會被對方知道。因此,不要將公司的事情告訴別人,更不要天真地認為對方不會知曉。作為職場新人,在和別人聊天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盡量避開自己公司發生的事情。

不管對方是你的好朋友還是在飯桌上剛剛認識的陌生人,在交談的時候,盡量避開敏感的話題,不要將自己公司發生的事情全部告訴對方,這樣會讓你變得很危險。如果你將公司發生的好事情告訴了對方,那麼你可能無意間會說出一些機密的事情,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如果你將公司負麵的情況告訴別人,那麼對方很可能會將你的話進行傳播,最終影響到你的工作。同時你在說公司負麵消息的時候,自己的形象也就受到了影響,你可能成為他人眼中的“小人”。

第二,盡量不涉及同事和上司的名字。

當你沒有忍住向外人抱怨了公司的事情時,千萬不要將對方的名字說出來,這是最起碼的一點了。當你無意之間說了公司的事情,如果你沒有暴露對方的具體信息,即便你的話被傳播,也可能不會影響到對方的名譽。相反,如果在傳播中就指向了具體的人,這樣自然會影響對方的名譽和形象。

議論別人,隻會得到別人的嫌棄

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的衝動和解氣,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對某個同事的不滿,更不要在別人背後議論對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說話是一門藝術,要講究方式和方法。所以說該說的話也要留有充分的餘地去表達,不該說的話,一個字也不要說。

有的人很喜歡傳閑話,總是當麵說一套,背後又會耍另一套。有的人喜歡在背後討論別人,不管是別人的工作還是別人的生活。有時你說的並不是那樣的話,但是經過別人的加工和誤傳,就變成了意思完全不同的話,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被人誤解,同事之間便產生了不必要的矛盾。所謂“禍從口出”,也就是這個道理。

你在工作時,可能會有人對你說“某某在背後說你什麼什麼了”,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當你聽到對方的話時,不要憤怒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因為這樣做隻會讓你失去理智;更不要和別人議論對方,避免有的人兩麵三刀,告訴對方你說的話。所以說,議論別人隻會讓你更加受傷。

作為一名在職場摔打不足五年的人來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最難捉摸的。但是要先保護自己,首先就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是無害人之心的,但是要有防人之心。不要在衝動的時候議論他人,最終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抓住了口實,然後添油加醋,挑撥離間,傷害你與同事之間的感情。所以不能在背後議論別人,特別是不要和自己的同事一起議論同事。

或許你不曾在背後議論過別人,而有的人會專門在你麵前說別人的壞話。聽到同事在議論上司或者是其他同事時,你不妨用善意的話語來勸告對方,千萬不要擴大議論的範圍,更不要以訛傳訛,也不要加入議論的範圍之內。再者,應盡量回避對領導的議論。如果回避不了,那麼你不妨保持沉默,不管對方怎麼說,你隻要做到沉默就好,等到議論結束,你完全可以將對方說的話忘記。

說話是一門藝術,要講究方式和方法。所以說該說的話也要留有充分的餘地去表達,不該說的話,一個字也不要說。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的衝動和解氣,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對某個同事的不滿。更不要在別人背後議論對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這樣做的結果隻能夠傷害自己,損害自己與同事之間的關係。當你的話語傳到了老板耳朵裏,又會損害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

馬雲分在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他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策劃。由於為人比較高傲,便對上司的策劃方案不屑一顧,認為上司的水平很差,方案沒有新的創意。所以經常在上司背後議論,還經常在背後表示對上司的不滿和對其創意的蔑視。這些話很快就被同事傳到了上司的耳中,上司為人比較大度,便主動找他談話,誠懇地聽取馬雲分的建議,但是他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任何建議。

這位心胸相對比較寬廣的上司認為馬雲分是一個兩麵三刀的人,當麵不說出自己的想法,卻在背地裏說個不停。上司對馬雲分的人品產生了懷疑,慢慢地開始不再重用馬雲分,重要的策劃方案也再沒有交給馬雲分去做。沒過多久,公司招聘了新的策劃人員,馬雲分隻好離開了公司。

馬雲分所遭遇的職場問題正是職場中經常會見到的,職場中人難免會犯這樣的錯誤。有很多剛剛參加工作的人有個通病,就是在閑暇時,喜歡議論上司或者是同事的是非。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的話語很可能會被上司和同事知曉。而這些議論也許會成為其他人邀功的機會和手段,而你的形象將會被徹底毀滅,隻會得到上司或者是同事的嫌棄和討厭。作為一名還沒有什麼資曆的職場新人,更應該注意平時的言語,不要讓自己發泄的言語毀了自己的前途。

第一,將自己的不滿放在肚子裏,明白就好。

有時你個人的認識是錯誤的,你認為對方的工作能力不如你,這隻是你不了解對方的優點,沒有看清楚對方的優勢。這不能代表對方不如你。所以說在與對方交往時,如果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將自己的抱怨隨便地發泄給別人。這個時候,即便你是真的委屈,也要將委屈咽到肚子裏。因為說出來之後,你的委屈不但得不到補償,反而還會影響到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第二,同事之間的相處要把握分寸,把握好“度”。

同事,擁有著雙層含義,即兩個人之間有合作,合作表明兩個人可以成為朋友;二是兩個人之間有競爭,競爭表明兩個人也可能變成敵人。所以說,作為職場新人,更應該看清楚你與別人的關係,把握好相處的“度”。即使關係很鐵,也不要什麼話都說,也不要將自己所有的秘密都告訴別人。曾經有一位HR說道:“同事之間相互勉勵和促進是沒問題的,如果將對方當作是宣泄和發牢騷的對象,那麼就太不明智了。”

第三,麵對別人的抱怨,千萬不要“以牙還牙”。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你做得再好,你的工作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讓每一個人滿意,更何況公司就是一個競爭的場所。在工作中,你必然會讓某些人不開心,對方也可能會抱怨你做得不好,但是麵對別人對你的抱怨,你千萬不要“以牙還牙”。因為,當你也抱怨和議論他人時,對方自然就占了“理”,你的形象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

第四,學會調節情緒,衝動是魔鬼。

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是很常見的事。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同樣的事情,那麼千萬不要衝動,更不要氣憤地向別人發泄,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比如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不要讓別人感覺到你情緒的變化;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暫時緩解心中的不快,等等。不管你用什麼辦法,隻要你能夠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就是好的方法。當你情緒穩定之後,你才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才能夠將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夠避免和對方發生沒必要的衝突。

有規定,就需要我們去遵守

工作中,如果能夠做到按照公司的規定做事情,那麼你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這樣也就必然能夠得到上司的賞識。每一位員工都是公司的一分子,你應該時刻督促自己,遵守規定,最終實現與公司的共同發展。

孟子曾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被“規範”和“製度”束縛。無論是大到一個國家,還是小到一個企業,都會有它的規章製度,製度已經成為維護社會安定的手段之一。現今社會,企業在逐漸地向製度化管理過渡,所以說在這樣的時期,規章製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每一位公司的員工來講,嚴格遵守企業規章製度以及規定是職業精神的表現。

既然公司有規定,那麼你就有義務去遵守。規定和製度是保證企業正常運營的最基本保證。而每個公司都會為了維護公司的利益和促進公司的發展,而製定相關的規章製度,以保證每個部門的工作順利而高效地進行。比如生產部門的規定,往往是為了提高公司的生產效率和保證產品的質量;人力資源部門的規定是為了保障公司招募和培訓人才,從而提高員工的競爭力。所以說,作為企業中的一員,做為一名剛剛參加工作不足五年的職場人,應該嚴格遵守企業的規章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