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天下盟的野心(2 / 2)

羅伊道:“在今後,你們除了負責本公司人力資源以外,都要利用自身的企業資源,多培養一批潛力骨幹,我希望他們有同一個組織名,你們三人分別負責一個分部,這筆錢我會額外劃撥出去,未來根據各部成員的成就、影響力,為你們獎勵更多培訓資源。我們這個大組織就叫做——天下盟。”

這個前無古人的變革方式,讓三人蹙眉深思,收起了輕鬆的心情,認真聽接下來的解釋。

想要成為封鎖、壟斷、獨裁領域的王者,就要修建一個誰也逾越不過的護城河,其中的——聲望!就是主宰領域中別人超越不了的核心競爭力,隻要一個人具備高不可攀的聲望,那在他聲望覆蓋的所以領域,將言出法隨!

人類就是如此奇怪的動物,判斷一件事的對錯,不看真相,看地位和聲望。

我們都知道法國盧浮宮有一幅《蒙娜麗莎》的畫。據統計,每年80%以上到盧浮宮參觀的遊客,都是衝著這一幅畫來的。現在世界上最貴和最著名的畫,都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那麼,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好的畫嗎?達芬奇是曆史上最好的畫家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隻是因為《蒙娜麗莎》有運氣帶來的聲望。

聲望是個很奇怪的東西,曆史對曆史人物從來都沒有過什麼客觀公正的蓋棺定論。要知道,在20世紀之前,從來都沒有人說《蒙娜麗莎》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畫,甚至人們也不認為《蒙娜麗莎》是達芬奇個人作品中最好的。

《蒙娜麗莎》真正為世人所知,是一次1911年發生的一起離奇的盜竊案——《蒙娜麗莎》被盜了。更喜劇的是,這幅畫後來又被追回了。

整個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

失去了人們才知道珍惜,這個傳奇的事件,把《蒙娜麗莎》推向藝術畫的神壇。

聲望為它帶來了地球上藝術作品最高的榮譽。

羅伊看過太多太多由聲望塑造出的傳奇商業史,比如美國頂級學術期刊、美國名校這類盈利模式,都是如此。

人們就是追求權威,就是隨波逐流。

羅伊現在倒貼錢培養人員,成立的“天下盟”的組織,也是想為自己打下聲望的底子,他希望能通過自己這個培養人才的組織,最後發展成為輸出高級人才的黃埔軍校。

如果將來出去工作的成員,都以自己是天下盟的“盟友”而驕傲,每個企業都優先雇傭天下盟成員時,也是羅伊威望無雙之刻。

就像高盛集團成為了培養金融政客的黃埔軍校一般。

當然,這隻是羅伊的一次嚐試,未來能不能成功,還要看培養的人才夠不夠優秀,天下盟的成員有沒有歸屬感,輸出的人才影響力夠不夠大……

僅僅以為成立這樣一個籠統的組織,將來就能孕育出聲望的果實,未免太過天真。

當羅伊把這個組織解釋清楚後,多伊爾等人徹底驚呆了,他們能清晰的感受到這個年輕老板背後的野心,與此同時他們腦中也升起了無數個疑問。

多伊爾心中不禁有些擔心,這次老板全麵出擊,鋪開的攤子這麼大,能顧及的過來嗎?要知道貪多嚼不爛,沒有準備的擴張不過是加速滅亡罷了。她沉思後問道:“羅伊,培養人才儲備所需的資金,從公司內部出還是從其他地方額外調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