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洞庭風波(2 / 2)

龍四答道:“有這個可能。七年前那場屠殺後,逍遙子一直和京城大俠薛鐵保持聯係。薛鐵也一直在幫逍遙子尋找熊惆的下落。熊惆在晉王府,還是薛鐵書信通知逍遙子的。而且,我跟了薛鐵這麼多年,還發現,薛鐵的另一個身份。”

紅葉急問道:“什麼身份?”

龍四沉吟道:“江湖殺手排行榜第五位殺手——鐵龍。”

夕陽,永遠都是紅色的。就好像人的鮮血一樣,流出來的,都是可以染紅土地的鮮紅的血。

熊惆和夏芸二人各騎著一匹白色的馬直奔藥王穀而去。

藥王穀位於南嶽衡山之上,在衡山深處的一個小小地山穀裏麵。熊惆和夏芸自京城一路南下,曆經半個月左右的時間,終於進了湖南境內。剛一入湖南,便來到了洞庭湖。

洞庭湖,是湖南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江南的魚米之鄉。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並沿用至今。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巒突兀,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漁帆點點,蘆葉青青,水天一色。春秋四時之景不同,一日之中變化萬千。

古人描述的“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漁村夕照”、 “江天暮雪”等,至今都是東洞庭湖的寫照。湖北和湖南之稱,即來源於洞庭湖。

洞庭湖心,有一座山,明月君山。山上有很多的竹子,竹子的名字叫做湘妃竹。

君山在洞庭湖中,是一座麵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對君山的描寫,傳說這座“洞庭山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於山頂”。這浪漫神話傳說,不足為信。後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於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後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而湘妃竹,也是起源於舜皇二妃子娥皇、女英哭葬於此的典故。

熊惆來到洞庭湖的時候故意停了下來,立足在洞庭湖畔,眺望著湖心載滿湘妃竹的君山,深思。

夏芸站在熊惆的旁邊,眼睛卻和熊惆觀察的地方不一樣,而是對岸的嶽陽樓。夏芸可以清晰地看到,嶽陽樓周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熊惆還在思索之際,夏芸拉著熊惆的手道:“反正衡山藥王穀離我們在這裏也不遠了。倒不如去嶽陽樓坐坐如何?”言罷,也不等熊惆應允,拉著熊惆便往嶽陽樓趕去。

熊惆並不排拒夏芸。在熊惆看來,小嵐和逍遙子死後,夏芸就是他唯一的朋友,他相信夏芸,也願意和夏芸同行。

熊惆冰冷、冷酷,而且身負太多的仇恨。從小便做著奴隸,跟了逍遙子以後也是以殺手的身份來培養的。熊惆的眼裏,沒有太多的感情。

夏芸雖然是女人,卻有著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心,而且古靈精怪,生性乖巧。見到什麼好玩的、有趣的總是喜歡去嚐試嚐試。況且,夏芸發現嶽陽樓不同於往日的熱鬧非凡以後,更是想要去弄個究竟。

嶽陽樓,位於湖南嶽陽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始建於三國東吳時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熊惆和夏芸來到嶽陽樓的時候,樓前已經擠滿了人群,根本看不清人群中間是什麼樣子。熊惆和夏芸好不容易才擠進去,這才發現所有的人都在圍觀一項盛典——祭湖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