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人子耶穌——認識他的人談他的言行(6)(2 / 3)

那個富翁說:“不能在我宅借宿。”

耶穌說:“能否準許他們在花園裏睡一覺?”

富翁說:“不行!不能睡在我的花園裏。”

耶穌回過頭來,望著我們,說:“這就是你們將麵臨的明天。你們的現在多麼像你們的未來!你們麵前的門將都是緊緊關閉著的,就連靜臥在夜空繁星的花園,也不準你們在那裏睡上一覺。你們若能忍著腳痛繼續趕路,緊跟我而來,也許你們不但能找到食物和床鋪,也還能找到麵餅和美酒。

“若命中有幸找到這一切,千萬不要忘記你們曾與我一起熬過的困境。

“起來,和我一起上路吧!”

此時,那富翁心神不安,臉色突變,似乎自言自語了些什麼,我沒有聽清楚,之後離開我們,向自己花園走去。

我們跟著耶穌上路了。

巴比倫天文學家邁拉赫

談耶穌的奇跡

你想問我關於耶穌所創造的奇跡。

我知道,每隔一百萬年,太陽、月亮和地球及其姊妹行星,要在一條直線上相會,一起商議片刻,然後分散開,等待另一個一百萬年過去。

除了季節不同,沒有什麼奇跡。假若季節變成一個人出現在我們麵前,那會怎樣呢?

我們的肉體和思想元素按既有規律聚合在耶穌身上。耶穌到來之前的一切無時間性的東西,在耶穌的身上都變成了有時令性的了。

人們說,耶穌能使盲人重見光明,能使癱瘓人走路,能從瘋人身上驅走魔鬼。

也許盲目隻是一種烏雲,閃光的雲便可將之驅散。也許肢體的無力源於懶惰,一種力量可使之活躍起來。也許我們生命中的不安定因素便是魔鬼,安靜的天使便能將之逐走。

人們說他能起死回生。如果你能對我說出什麼是死,我就能告訴你什麼為生。

我在田野上留心觀察著橡樹子,發現它一動不動,看上去一點兒用都沒有。春天一來,我便發現那橡樹子生根、發芽,繼而長出枝葉,長成一棵大橡樹,摩天而迎太陽。

你一定把此當做奇跡,然而這樣的奇跡成百上千次地發生在秋末和春初。

為什麼這種景象不能顯現在人的心裏呢?

難道季節不能在聖潔的人的手裏或他們的唇間相聚會合呢?

當一顆種子好像已經死去時,上帝能啟示大地擁抱它,使之長成大樹。難道上帝就不能啟示人心,給一顆看上去已死的心吹入生命之氣,讓之複活嗎?

我現在給你談的奇跡,與那個偉大的奇跡相比,就算不上什麼了。那個偉大奇跡便是耶穌本人。正是耶穌這位過路人,將我的廢渣變為黃金;正是他,教我如何熱愛討厭我的人;正是他的作為給我帶來了寬舒;正是他,給我的睡眠送來了甜蜜的夢。

這就是我的生活奇跡。

我的靈魂盲目而跛足。不安的鬼魂遏製住了我。我是一個死人。

我現在看得見,雙腳走路。我平平安安,活了起來,伴著白日時辰,均可看到並宣布自己的存在。

我不是耶穌的夥伴。我隻是一個年邁無力的天文學家,總是帶著幻想,每個季節裏觀測天體一次,一心想探索宇宙的規律和奇跡。

我已步入生命的黃昏時分。但是,當我想觀看黎明時,我總是追求耶穌的青春。

壯年總是追求青春。

如今,我發現自己正在追求夢幻。

一位哲學家

談驚異與美

耶穌和我們在一起,觀察我們,審視我們的世界時,二目中總是充滿驚異神情。因為他的眼並未被歲月的紗幕遮掩,所看到的一切,都被他的青春之光照得清楚、明亮。

雖然他深深懂得美,但總是驚歎美的莊重與靜宜。他站在大地麵前,就像世上第一個人站在古來第一天麵前。

我們的五官是遲鈍的,大白天裏不住地觀望,但什麼也看不見。我們側耳聆聽,但什麼也聽不到。我們伸手出去,但什麼也摸不著。盡管阿拉伯世界的香遍焚著,但我們還是走自己的路,什麼香味也聞不著。

耕夫披著晚霞由田間歸來,我們卻看不見他。牧童趕著羊群進圈欄,我們卻聽不到笛聲。我們既不伸手觸摸夕陽的餘輝,我們的鼻子也不渴望去聞沙侖的玫瑰。

是啊!我們的靈魂還未高尚到讚揚沒有王國的國王的地步。我們不會去聽琴聲,除非我們琴弦被我們的手扯斷。我們不會轉目去看在橄欖樹林裏戲耍的兒童,因為兒童就像小橄欖樹苗。我們一定要聽發自肉唇間的話語;不然,我們彼此會認定對方是聾子啞巴。

實際上,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吃喝而不覺滋味。

這就是拿撒勒人耶穌與我們之間的區別。

他的五官隨日月更新。因此,在他的眼裏,世界總是身著新衣。

在他看來,嬰兒的咿呀學語,但其清晰程度決不亞於全人類的齊聲呐喊;而在我們看來,那不過是咿咿呀呀罷了。

在他看來,金鳳花的根是對神的一種向往;而在我們看來,那不過是根而已。

拿撒勒老翁奧魯亞

“耶穌是個陌生人”

耶穌在我們這裏是個陌生人。他的生命蒙著一層厚厚的紗幕。

他不走神的路,而走著一條罪惡、齷齪者所走的路。

他童年時代固執而任性,拒絕吃天然的可口奶汁。

他的青年時代如同黑夜熊熊燃燒的幹草堆。

他長大成人後,便與我們所有的人作對。

像這樣的人物,他們的母親是在人類仁慈退潮之時懷上他們的,他們是在毀滅性的暴風中出生的。他們僅在風暴中生活一天,然後便永遠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