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第147章 犯我邊境(3 / 3)

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一家人在一起,又有何不好?

隻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夠一直過下去。

不過老天怕是沒有聽到煙雨的心聲。

在煙雨和宣紹第二個孩子即將出世的時候。

邊疆突然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西夏皇帝派兵攻打天朝邊境,長驅直入,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天朝兩座城池。

皇帝初聞這消息之時,正一麵大肆灌著丹藥,一麵寵幸著高坤新給他進獻的美人。

“青青,青青……”皇帝口中含糊不清的呢喃著。

緊接著一聲低吼,軟軟的伏在了美人懷中。

“皇……皇上……”門外的前來報信的太監和侍衛皆是一頭的冷汗。

“什麼事?再說一遍?”皇帝不耐的聲音,從門內傳出。

“回稟聖上,西夏突然出兵,已經攻掠兩座城池……請皇上派兵抗擊西夏……”

“什麼?”一聲狐疑的怒喝從房內傳出。

守在門外的太監不敢出聲,那侍衛卻是一臉的焦急,“請皇上速下決策!”

門裏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

接著一聲嬌媚無骨的嗓音柔柔道:“皇上……不要走嘛……”

太監瞧見跪在地上的侍衛拳頭都已經攥的發白,心中也愈發焦急。

隻聽皇帝似乎在那美人臉上親了一下,道:“朕去去就回,美人且在這兒等著朕!”

之後才聽聞房門被打開。

皇帝一席龍袍出現在門口。

“西夏攻打天朝?西夏年初不是還派人進貢歲幣麼?”皇帝看著那侍衛問道。

“是,如今西夏皇帝出爾反爾,已經毀了當初盟約。”那侍衛說話,頗有幾分咬牙切齒的味道。

隻是不知他是對西夏毀約的咬牙切齒,還是對當今聖上的縱欲無度,反應遲緩而心有怨氣。

“為何已攻陷兩座城池,這消息才報上來?可是駐守邊疆的將士失職之過?”皇帝清了清嗓子,倒是頗有威嚴的問了一句。

那侍衛微微抬了幾分頭,“回聖上,邊疆將士毫無準備,不妨西夏會突然有此舉動,且西夏兵力強盛,出兵迅猛,此戰報,已經是八百裏加急送來。”

“八百裏加急還這般遲緩?朕看他們也是……”

“皇上,請皇上出兵抵禦西夏!”那侍衛卻似乎是忍無可忍的催促道。

皇帝神色頗為冰冷的看了那侍衛一眼,“好個不知尊卑的侍衛,你是在催促朕麼?”

“卑職不敢……”那侍衛沉聲說道。

“禦前失儀,拉出去砍了!”皇帝抬手指著那侍衛說道。

周遭伺候的太監有些還在發愣,有些已經跪下為那侍衛求情。

“皇上息怒……”

“反了你們了!皇上的話沒有聽到麼?你們是想抗旨?還不將這不長眼的侍衛拖出去砍了!”高坤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一麵厲聲朝求情的太監嗬斥,一麵躬身上前,輕撫著皇帝的脊背。

“皇上您消消氣,何必跟一竿子的奴才置氣!龍體安危重要!”高坤溫聲勸道,“再說,邊疆的將士,一向喜歡誇大其詞,為的不就是多要軍餉,中飽私囊麼?西夏若是起兵,也不至於這麼快就到這境地,皇上您別憂心,別將他們的瞎嚷嚷放在心上!”

高坤低聲勸著。

那侍衛已經被太監往外拖去。

聽聞高坤之言,那侍衛氣的眼睛都發了紅。

甩開一旁太監,抽刀就要砍向高坤,“你這閹人,蠱惑聖心!天朝大好江山,如何能葬送在你這閹人的手上!”

隻是他還沒靠近高坤,就被一旁的太監攔住。

高坤飛身而上,口中一麵喊著:“保護皇上!”

一麵抬腳踹向那侍衛心口,奪過侍衛手中刀,反手將那刀刃紮入侍衛心口。

鮮紅的熱血四下噴濺。

皇帝皺眉退了一步,寒著臉道:“不知好歹!”

高坤放開手中刀,咣的扔向一旁,轉身朝皇帝跪下道:“奴才護駕不利,讓皇上受驚了!”

皇帝卻一臉溫和的看著高坤道:“你起來,你護駕有功,朕向來賞罰分明,看賞!”

說完便見那侍衛的屍體被太監們拖走,淨白的漢白玉地麵上,被拖出一道長長的血痕。

皇帝不悅的皺眉。

一旁太監怯生生的看了看高坤,又看了看皇帝,小聲道:“回稟聖上,眾位大臣,已經在禦書房等著皇上了……”

高坤瞥了那小太監一眼。

小太監嚇得差點沒站穩。

高坤諷刺一笑,躬身道:“奴才伺候皇上前去吧?”

皇上聞言,點點頭,甩手向禦書房走去。

一眾伺候的宮人看著那漢白玉地麵上長長的血痕,心中皆是不寒而栗。

禦書房裏,太子帶頭,二皇子緊隨其後,一幹的大臣,在兩位皇子的後頭,跪了一地。

皇帝進了禦書房,隻覺禦書房中,氣氛沉悶異常。

“眾位大臣為何都哭喪著臉呢?”皇帝還沒開口,高坤倒是先開了口,“莫非是西夏之事,嚇到了眾位大臣?咱們天朝的大臣什麼時候膽子這麼小了?”

眾位大臣心中不悅。

卻見皇帝臉上非但沒有不高興,反而還頗為讚賞的看了高坤一眼。

太子皺眉,率先說道:“父皇,西夏已經撕毀盟約,侵占我天朝城池,絕不可姑息,定要將西夏逐出天朝境內!”

“是啊皇上,西夏來勢洶洶,不可輕敵……”

一眾的大臣也跟著附和。

高坤清了清嗓子,倒是有些大臣適時的住了口。

二皇子看了眼高坤,忽而朝皇帝叩頭說道:“年初西夏還進貢歲幣,態度十分友好,也表示願與天朝永修舊好。如今忽然出兵,倒是奇怪的很。是不是……是不是我們的回禮讓他們覺得天朝沒有誠意?所以才……”

二皇子此言,叫一片大臣怒目相視。

但另一些先住了了口的大臣卻在此時附和起來。

皇帝抬手,讓他們安靜下來,“今年的回禮是誰準備的?”

一眾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說話了。

太子皺眉,“回父皇,是兒臣……”

“太子哥,你也太大意了!”二皇子在一旁說道。

太子回頭瞪了他一眼,“父皇,兒臣是照著去年的慣例備下的,並無不妥。西夏本就有狼子野心,與回禮有什麼關係?父皇倘若姑息,隻會讓貪得無厭的西夏變本加厲!”

“太子哥,你還說不是回禮的原因。我且問你,去年西夏的皇帝是誰?如今西夏的皇帝又是誰?你照著去年的回禮來回給如今西夏的皇帝,他可不是不願意麼?”二皇子揚聲說道。

“西夏皇帝倘若有心和天朝修好,便不會因為回禮這一點小事,就大動幹戈。如今西夏已經攻陷我天朝兩座城池,你不想著如何將西夏逐出天朝境內,還扯著年初回禮之事,將戰亂的原因歸結在回禮之上,究竟是何居心?難道不是畏懼與西夏抗戰,畏畏縮縮,滅天朝之威風麼?”太子措辭嚴厲的反駁。

“好了,莫要爭執,你們說的都有道理。”皇帝開口,“如今可先派出使者前往,問一問西夏為何撕毀盟約,有什麼條件願退出天朝邊境……”

“父皇!”太子一聽,臉都氣紅了,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還能舔著臉去問這些?

“父皇,這麼做怕是不妥吧?”二皇子卻忽而轉變了口風,“不管西夏是何原因,與天朝為敵,都難以掩飾其貪婪的本性,若是父皇此時派出使者,隻怕是西夏會獅子大開口。到時我朝再派兵,豈不更耽擱時間,讓我邊境民眾受苦受難?”

太子狐疑的看了二皇子一眼。

二皇子卻是朝高坤看了看,見高坤衝他比了個手勢,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所以,兒臣也請求父皇出兵抗擊西夏。”

太子不知二皇子為何會忽然轉了口風,但聽他說的和自己意見相合,便沒有反駁。

皇帝沉吟了一會兒,又問底下大臣的意見。

有半數以上的大臣都主張出兵抗擊西夏。

但一眾的大臣又為派誰出戰,爭執了起來。

皇帝聽得一臉不耐。

二皇子卻在這時候又起身說道:“父皇,兒臣以為,當下就有一個最合適的人選。”

一眾爭執的大臣都靜了下來。

皇帝也看向二皇子,“是誰?”

二皇子卻將視線轉向了太子,笑道:“自然是太子哥了!不說回禮之事的不合適,太子哥就難辭其咎,單憑太子哥要滅了西夏的一腔熱血,太子哥也是最合適的人選。雖然太子哥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但太子哥為主帥定能大大的鼓舞士氣,父皇再為太子哥安排一些經驗豐富的副帥,更是如虎添翼,定能順利的將西夏趕回去!”

太子怒目看著二皇子。

原來他在這兒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