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影視公司不惜賠本為哪般?(1 / 1)

行業觀察

“雷劇”《來自星星的繼承者們》19日登錄愛奇藝,眼下點擊量已突破兩千萬;網絡季播劇《盜墓筆記》日前又出最新海報,唐嫣、李易峰的加盟,也引來熱議;而網絡劇《暗黑者》第二季已確認陸毅會出演……

相比早些年製作極粗糙,演員沒名氣,如今越來越多傳統影視公司的加入,讓多部網絡劇有了電視劇的模樣。雖然目前國內的網絡劇還鮮少有賺錢案例,但為了跑馬圈地,影視公司本著“賠錢也要上”的心態,紛紛加入到網絡劇製作的戰局,使得今年網劇總製作量較去年相比幾近翻倍。

影視公司,提升網劇“含金量”

今年可謂網絡劇元年,從藝恩數據統計的數字來看,2014年的網劇數量將在1700集以上,相比2013年不到1000集,幾乎翻倍。由於大批影視公司投入網劇創作,提升了網絡劇整體水平,多部網絡劇有了電視劇的模樣,比如《匆匆那年》、《暗黑者》等。

基於數量、質量的雙重提升,不少網絡劇甚至超越傳統電視台熱播劇點擊量。《萬萬沒想到》第二季上線僅一天時間,點擊量就高達2800萬;而《廢柴兄弟》上線僅5日,播放量便一路飆升到近8000萬,流量的上升速度甚至超過了湖南衛視熱播劇《活佛濟公》。

發展喜人,大腕也來露個臉

今年的熱門網絡劇《暗黑者》第一季剛一收官,第二季的籌拍就提上日程,陸毅也承諾一定會出演。由郭京飛擔任幕後監製的《暗黑者》,不僅繼承了原著小說懸念迭起的特色,陳赫、錢芳、楊皓宇等好友的“賣麵子”加盟,也為劇集增色不少。《怪咖啡》雖然主演是一水的新人,可同為喜天旗下藝人的吳秀波、海清、張歆藝、筷子兄弟等大咖的加盟,已讓該劇賺盡了眼球。

早前網絡劇起步幾乎以搞笑喜劇為主打,而到了2014年上半年,喜劇的比重已經降低到1/3。網絡劇正朝著劇情多元化類型發展,涵蓋青春偶像、都市情感、懸疑、科幻、穿越等。“這正是得益於傳統影視公司的加盟。”電視劇製作人張雅直言。而對於傳統影視公司來說,轉型製作網絡劇也具有先天優勢,慈文高級編劇白一驄就曾表示,“對於創作、拍攝、演員邀約等工作,我們都是輕車熟路,隻是播出平台和工作方式發生了轉變,其他都一樣。”

“錢”景看好,眼下賠本不算什麼

雖說越來越多的傳統影視公司開始試水網絡劇,但網絡劇目前隻是“看上去很美”,不少大影視公司仍在觀望中,比如說華誼、小馬奔騰等等。這還是因為網絡劇目前仍處於整體非盈利狀態。

白一驄拿《暗黑者》舉例,第一季將近2400萬的成本,騰訊出資70%、慈文傳媒出資30%,兩者風險共擔。但即便創造了全網累計播出量第一的好成績,第一季依舊賠錢了,“隻有75秒廣告收益時間,賺不賺錢大家心裏都明白。”

不過有財大氣粗的網絡公司願意投錢分擔成本,影視公司製作劇集的風險也相對降低。雖說眼下是“賠本賺吆喝”,但想讓網絡劇掙錢也不是難事。白一驄透露《暗黑者》第二季預算將翻倍,就是因為看好整個行業,“現在網絡劇市場可謂是影視公司的藍海,大家都看好這片市場,明知道賠錢也得投,都害怕過兩年發展起來了,你再轉頭做網絡劇就晚了,現在就是跑馬圈地的過程。”

電視劇受限,網絡劇成“救命草”

除了行業的跑馬圈地,近年來,廣電總局對於電視劇拍攝類型以及電視劇播出平台也就是各大衛視的黃金檔政策頻出,直接成了影響影視劇公司決策的指揮棒。據了解,對於傳統影視公司來說,現在的電視劇市場可謂壁壘重重。明年各大衛視必須執行“一劇兩星”,播出平台縮水、單集價格提升、銷路難尋的市場壓力,都成為傳統影視公司要去麵對的。張雅說:“現在電視劇市場就是優勝劣汰的轉折期,走好下一步很難。”

對於現階段的電視劇行業來說,網絡劇已經成為各個影視公司的“救命草”,是影視公司做好轉型的第一步,網絡平台成為電視劇分銷新市場。此外,相對於傳統平台播出的電視劇,現階段網絡劇拍攝題材比較寬鬆,要在源頭保證製作劇不砸在手上,網絡劇對影視公司來說,是風險低的好選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