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大結局(2 / 3)

秦義看向那名士子說道:“若真如你所說,你身上正氣仍存,是值得朕嘉獎的。這樣吧,爾等若有冤屈,盡可去間諜司在北京的衙門申請調查,若間諜司查證屬實,便去吏部衙門報備,等候安排。可好?”

這下讓原本許多心有不忿的官員士子們心中大喜,高呼謝主隆恩。

“都散去吧。不要在此跪著呢。”秦義對眾人說道。

入了北京城,城中倒也沒有遭到破壞,多爾袞離去,並沒有下令破壞北京城。這點讓秦義也不得不佩服一下多爾袞有君子之風。

在煤山祭奠了崇禎,又在太廟中恢複了大明曆代帝王的靈位以及添加了朱由崧的靈位。

“這座太廟就讓它一直存在吧,朕的後世子孫,應當每年祭奠大明太廟!”秦義從太廟中走出,對隨行的將領們說道。

“陛下此舉仁義無雙!”許國才適時的站出來拍馬屁。

“走吧,召集諸將開會!”

北京皇宮的奉天殿中,秦軍的高級將領全都在了。

“現在十月了。打出關外事宜等明年春季在商談。但是山海關必須奪下來,哪位將軍願往?”

“末將願往!”

“我也願去!”

一下一下站出來一堆人。

秦義製止住還要站出來的將領,說道:“就讓朱洛去吧!山海關不好打,這塊硬骨頭隻有龍武和玄武才能輕鬆啃下來!”

“其他各地,吳長你帶兵征伐!”

“李善鋒你有傷在身,留鎮北京城。其他諸將隨我攻虎牢關,年前把李自成給滅了!”

十月初七,秦義大軍朝著虎牢關而去。

路過山西,秦義特意繞道開到寧武關。

寧武關的城牆已經破碎,十年過去了,無人修繕的城牆上長滿了雜草,秦義站在這座昔日血戰的城牆上,身邊半人高的枯黃雜草在秋風中起伏,舉目望去,天地蕭瑟。

周遇吉是一個好將軍,若是沒有他陣前提拔,秦義也沒有機會嶄露頭角。

“周將軍,昔日禍害大明,逼迫我等死戰的李賊,如今被我率大軍逼迫在西北無法動彈,猶如塚中枯骨,在我大軍北伐之下,惶惶不可終日!這次我興兵,要一戰而定李賊,祭告你在天之靈。周將軍也可放心,日後在我華夏之地,再也不會有流賊,百姓將會安居樂業,徹底斷絕流賊之源!”

秦義一個人站在城牆上,站了許久。

“大軍在此等候。趙明,李富貴隨我去雲中山一趟!”

吳長在掃蕩滿清的殘餘力量,張五鎮守雲南。當初從寧武關逃出來跟隨秦義的兄弟,隻有這四人了。

周武的墳墓已經找不到了,秦義有點不甘心,靠著依稀的記憶,找了半個時辰終於在雜草堆中找到了那兩座小小的並列土堆。

三人整理了下墳堆,將雜草除去。兩個小土堆才顯眼一點。

“周兄弟,蘇將軍,今日我來,是想告訴二位,我要討伐李自成了,此戰幾乎碾壓,二位在天之靈,還請護佑我大軍!”

離開雲中山,回到寧武關,秦義對隨行的侯方域說道:“幫我記著,回到南京讓內閣擬定追諡周遇吉之事!”

……

虎牢關外,秦軍雲集。

李過有點愁眉苦臉,此戰他並沒有底氣能阻攔得住秦軍。

單是秦軍陣前那兩百門由戰馬拉著的火炮,就讓李過沒了信心。

秦義打算勸降李自成,所以特意在北京的時候挑選了一些文人,作為特使出使大順國。

主使是當初秦義登基,作為滿清使者來南京恭賀秦義的徐一帆。

“徐一帆,朕的話都在這封書信當中。你定要交給李自成。另外這封信是給虎牢關的主將李岩和李過的!出使事宜你知道的比朕清楚,朕就不和你多說了,速速出發吧!”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千百年來的戰爭默契,徐一帆領著十餘人的出使團隊順利的進入了虎牢關。

李岩接見了和這個使團,然後得知這夥人要去麵見李自成,起初是沒有打算放行的。

“李將軍,如今之戰,乃是我華夏漢人的內戰,戰端一啟,死傷最少也是數十萬,還連累千百萬的百姓受災,有一線和平希望,就應當把握住。難道李將軍,還不明白眼前的局勢?大順與大秦,孰強孰弱,李將軍看不出來?”徐一帆正色道。

最後李岩和李過一番商量,才終於派出一支隊伍,護送徐一帆的隊伍前往長安。 。

“信上說什麼呢?”李岩拿著秦義讓徐一帆帶給他和李過的信正在觀看,李過就迫不及待的問。

李岩將信給了李過,說道:“隻是敘舊,以及提醒我們他開炮的時候,讓我們不要站在城牆上!”

李過看完之後,怒道:“真是囂張!他真的能轟塌虎牢關不成?虎牢關重建之後,固若金湯!”

李過的話語剛落,虎牢關外就響起了炮聲了。

接下來便是一場仿佛是炒豆子一般的密集的爆炸聲。

整場炮擊,持續了一個時辰,兩百門火炮持續轟擊虎牢關一個時辰,虎牢關從原先的屹立不動,慢慢的變得殘破,最後被兩百門火炮慢慢的磨成了一堆殘垣斷壁。

這一個時辰中,李岩和李過已經帶著大局離開了虎牢關,退到了洛陽城。

順利了進入了虎牢關,大軍馬不停蹄,立馬圍住了洛陽城,而朱洛則帶著大軍掃蕩洛陽周圍的州縣。

秦義並不急著攻打洛陽城,他在等待李自成的回應。

徐一帆帶著人來到長安已經是十日後了,秦義兵圍洛陽也是五日後。

洛陽的戰報和徐一帆的團隊幾乎是同一時間到達長安。

李自成是先看了洛陽戰報的。在場的人還有宋獻策和牛金星等人,李自成看完戰報後,對眾人歎道:“虎牢關被攻破,李岩和李過的二十萬大軍被圍在了洛陽城,從洛陽到長安,五日的路程,也就是說洛陽城被圍困了五日了,此時也不知道洛陽城有沒有被攻破!”

眾人的反應不一,虎牢關的攻破,洛陽可以說已經在秦義手中了,隻是李岩和李過以及二十萬大軍,這是大順東麵防線的全部力量了,以秦義攻破虎牢關的火力,想要打破長安的最後一道屏障潼關,似乎並不是難事。

“張鼐大軍在節節敗退,關隴地區已經被衛風所站穩腳跟了,隻要張鼐再守不住扶風,衛風大軍就可以直逼長安了!東線已經潰敗,唯有劉宗敏還在堅守武關!但此時情況已經十分的危急了!”宋獻策也是一籌莫展,秦軍的攻勢太猛烈了,讓大順軍難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