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修身篇(3)(2 / 2)

每日自我提醒

一個人能鼓起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真誠地向受傷害的人道歉,不僅可以化解矛盾,也是一個自覺修養的過程。人們隻有不斷地修正錯誤才能自我完善。彭德懷的道歉充分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風範。

第27天

傾聽重於表達

聞名世界的教育家卡內基在紐約出版商主辦的一次晚宴上,見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這位植物學家饒有興致地向卡內基談論起大麻、室內花草以及馬鈴薯的一些研究情況。這是他的特長,也是他引以為豪的東西,因此他談得津津有味。卡內基幾乎無話可說,但他始終麵帶微笑注視著興致勃勃的植物學家,並時而流露出驚奇的目光,時而點點頭表示讚許。直到午夜告別時,他幾乎什麼也沒說,但這位植物學家卻高興地對主人說:“卡內基真是最有意思的談話家!”

每日自我提醒

每一個說話的人都需要傾聽者。細心地聆聽他人的話語,並且在內心中激起感情的共鳴。不僅是尊重關心他人的表現,也是一種無私的行動。正如歌德所言:“對別人訴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然而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訴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

第28天

行動比言語更有力量

東漢時期有個人叫甄宇,在京城洛陽的大學裏擔任教學的博士。一年年底,皇帝賜給博士們每人一隻羊,以便歡度春節。羊被趕來了,但大小肥瘦不等,這下大學的長官犯了難:怎樣分配才公平呢?於是他把博士們找來一起商量。有人主張把羊宰了平均搭配,有人主張抓鬮,吵了半天也沒有結果。甄宇站起來說:“還是一人牽一頭吧,我先牽一頭去。”他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人心裏想:“要是他把大的挑走了,剩下的誰要啊?”但出乎意料的是,甄宇牽的是羊群中最小最瘦的那隻。大家不再爭執了,你謙我讓,各牽一隻,高高興興回家了。

每日自我提醒

“人類的行為是思想的最佳譯員”,一個人的品質修養的境界是通過他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尤其是在麵臨利益取舍的時候表現得格外真實。大學的博士們在利益麵前亂了陣腳,甄宇雖不言語,但他的舉動卻充分展現了其高尚的修養境界。

第29天

責任心是最佳的克己力量

李老師在一所山村中學教書。他刻苦鑽研教材,工作勤懇努力,沒幾年就成了學校的骨幹教師,他教出的學生每年考上重點中學的人數總是遙遙領先。但山村的生活畢竟有些閉塞,市裏的一所重點初中看中了他,願以高薪聘請。李老師也覺得這是一個發展自己的好機會,但是學校堅決不放人。無奈,事情隻好暫時擱置起來。李老師依然穿梭於課堂之間。一日朋友來訪,得知其調動工作受阻之事,主動為他出謀劃策:“學校既然不讓你走,你為何還這樣努力?隻要你自己稍微放鬆一下,學生的成績自然就會下降,到時你不走,學校也會攆你!”李老師聽了果斷地搖搖頭說:“這堅決不行!教好學生是我的責任,不論什麼時候,隻要當老師,這個責任是永遠的!”

每日自我提醒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富有責任心的人無論是處世還是待人。都會認認真真。這樣的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縱自己。

第30天

學會取舍

甘南藏族地區有一種鳥叫禿鷲。人們捕捉它的方法很獨特:在動物的腸子裏灌滿沙土放在外麵引誘禿鷲,禿鷲看見腸子就想叼走,裝滿沙土的腸子很重,嘴裏含著它的禿鷲怎麼飛也飛不動,但又不肯舍棄,這時獵人走近將它捉住。禿鷲的悲劇在於:在誘惑和利益麵前不知道放棄,才遭遇滅頂之災。生活很無奈,有時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間的取舍往往需要膽略和智慧。也許這種選擇會很痛苦,但不懂得放棄,輕則使人生旅途不堪重負,重則會釀成大錯。

每日自我提醒

人生中有兩件最重要的事,一是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二是放棄已成為你人生重負的利益,也許這樣才能使你的人生順暢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