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6章 盤道(2 / 2)

身為上海最大當鋪聚元當首席朝奉,關景元也是場麵中人,如果今天被一個年輕人當麵叫號而不敢應戰,傳出去自已就栽了,況且自已在這個圈子浸染四十餘年,什麼稀世之寶沒見過,難道還會怕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夥兒?

“那就恕陳某鬥膽了。據傳瓷器起始於商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其間能工巧匠輩出,名品佳作更是數不勝數,但不知其中以何最為名貴難得?”年輕人微笑拱手,輕聲問道。

“嗬,若論名貴難得,自然是官窯的出品了。”關景元撚須笑道,常識性的問題,連當鋪的小學徒都知道,對方顯然不會如此小瞧自已,這隻是個話引,接下來肯定會有更難的問題。

“呃,那麼何為官窯?”年輕人故做不解問道。

“嗬,宋代有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聞名於世,其中“汝,官,哥,鈞”為官窯,所製成品專供宮廷,定窯則為民窯。

官窯為五大名窯之一,由官府直接營建,有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分。北宋官窯據傳在汴京,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後金人入侵中原,宋高宗南渡後在臨安,既現在杭州另立新窯,此之謂南宋官窯。”關景元對答如流,神態從容,果然是有真材實學的大家風範,聽得那位胖了連連點頭,雖然對錯不知,但肯定是長了見識。

“嗯,那麼官窯出品有何特點,為何珍貴。”年輕人輕輕點頭,接著問道——前邊兩個問題都屬於常識問題,,而現在這個問題才是真正在考究對方的學問深淺和眼界高低。

“嗬,官窯產品專供宮廷,以宮廷生活用瓷與陳設瓷為主,流傳至今一官窯效瓷器有碗、盤、碟、盞、洗、瓶、爐、尊等,樣式多種,造型各異,單有瓶為例,有弦紋瓶,直頸瓶,瓜棱瓶,貫耳瓶,膽式瓶,八方瓶,盤口瓶等等。

官窯青瓷聞名於世,北宋汴京官窯青瓷繼汝窯燒製,器多仿古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種色調,釉質勻潤瑩亮,大紋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滿釉裹足支燒,器底有支釘痕。南宋官窯是北宋汴京官窯的繼續但又有發展,早期青瓷產品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質細,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為主,兼有青灰,青黃和炒米黃等色調,釉層薄而潤澤,有紋片,滿釉支釘裝燒,器底有圓形支釘痕,工精質高,惜乎其製作工藝方法早已失傳,後雖能巧匠輩出,仿製成風,但終不能再現青瓷神韻。

所謂物稀為貴。宋代官窯瓷器世上極其罕見,原因在於宋代官窯瓷器的為皇室專供,民間不準流通,此外,宋代殯葬習俗中,官窯瓷器不做隨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中很難見到官窯瓷器,故此世存稀少,彌足珍貴。”

娓娓而談,關景元將官窯青瓷的特點和珍貴之處一一道來,聽得那個胖子是連連點頭,雖然絕大部分雲裏霧裏,讓其不知所謂,如墜五裏雲煙,但他已經可以肯定,這個看起來搖頭晃腦,滿身酸腐之氣的老頭絕對是古玩行家,那種對官窯瓷器的了解和自負的神氣絕對不是裝能裝出來的。

“高見,高見,關老爺子不愧上古玩行的泰山北鬥,果然是學識淵博,陳某佩服。”年輕人拱手行禮,臉上露出敬服的神色。

“嗬嗬,言重,言重,不過是一點淺知薄見,讓方家笑話了。”關景元拱手還禮,嘴上客氣,但自得之意溢於言表。

“哈哈,兩位就都別客氣了,在我這個粗人麵前,你們兩位都是高人。好啦,討教也討教完了,現在是不是可以讓我們開開眼了?”胖子哈哈大笑,開口插言——年輕人顯然已經認可了關景元的鑒定資格,應該肯把東西拿出來讓他來看了。

“嗬嗬,那是當然。”

年輕人把桌上的小木匣移到近前,從上衣口袋取出一把鑰匙插進鎖眼兒然後一扭,非常輕微的一聲‘喀嗒”,鎖鼻分為兩半。

“李老板,關老爺子,請看。”帶著微笑,年輕人右手指尖捏住木匣上的銅扣輕輕向外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