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陛下何出此言?”
二世說:“朕閑暇時丞相不來奏事,偏挑朕與後妃行樂時他來,不是欺朕年少,又是如何?”
趙高趁機道:“丞相老謀深算,他作此舉,必有所圖。”
二世問:“他已官居丞相,位極人臣,還有何所圖?”
趙高分析道:“當初沙丘密謀,丞相參予其中,陛下曾麵允丞相,事成必有厚賞,今陛下執朝二載,尚未給丞相加官進爵,丞相豈能忘懷?他必是想裂土稱王,以此來提醒陛下。”
二世聞之怒曰:“李斯老匹夫,欲謀反乎?”
趙高再進言曰:“陛下提及謀反,老臣忽然想起一事,丞相長子李由為三川郡守,其與反賊陳勝同為楚地人,縣邑相鄰,外間傳聞陳勝率軍至三川城下,李由非但不出擊還以錢糧資助,方使反賊日趨強大,禍亂天下。”
二世疑慮:“有此等事?”
趙高說:“有,老臣還聽聞,丞相也與反賊有書信往來。”
二世道:“既如此,該徹查李斯父子通敵之罪。”
趙高道:“丞相在外,權高於陛下,若想徹查,須陛下將其召往宮中,以防其變。”
二世聽從趙高之言,派人赴三川郡調查李由,準備從李由身上打開缺口,一舉扳倒李斯。
李斯作為秦國丞相,黨羽甚多,就連二世身邊也不乏有他的眼線。所以二世調查李由的指令剛剛發出,李斯就發覺了趙高的計謀,立即上書給二世皇帝,說:“趙高專權,可比陛下,乃是當今田常,居心叵測,望陛下早日鋤之,以防後患。”二世看後,駁斥李斯曰:“趙高為朕老師,與朕相交十餘年,一向廉潔奉公、清心寡欲,乃至駕車不用僮仆,哪似丞相前呼後擁、奢侈鋪張,朕不信此廉潔之人,還當信誰?”李斯無語。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天下義軍越來越多,朝廷發往關東平亂的軍隊一批接一批,丞相李斯、馮去疾、禦史馮劫聯名上書秦二世,請求停建阿房宮,釋放民夫回鄉耕田。
二世看到書表,大怒,謂趙高言:“阿房宮乃是先帝所造,此三個老匹夫當年不勸先帝,如今倒來勸朕,是陷朕於不忠不孝乎?”
趙高道:“然,此三人倚仗先帝倚重,欺淩陛下,已不是一日兩日矣。”
二世憤然:“朕乃萬乘之君,焉能受製於三個匹夫?趙卿傳朕口諭,速將此三人下獄,若有異端,定斬不赦。”
趙高:“喏。”
趙高按照二世旨意,把李斯、馮劫、馮去疾三人抓入獄中,分別審理。趙高先問馮劫、馮去疾之罪,二馮言:“吾等勸諫陛下,乃是盡人臣之責,何罪之有?”
趙高道:“二位大人官居高位,把持朝政多年,焉能一罪不犯?非逼本官對二位用刑乎?”